观后感范文

观新版话剧《蔡文姬》有感

发表于2022-06-04 08:38 热度: 作者: 观后感
超越狭小自我的旷野高歌
——观新版话剧《蔡文姬》有感
东汉才女蔡文姬,一生颠沛、命途多舛,满腹的才情皆汇于《悲愤诗》两首和《胡笳十八拍》中传世。蔡文姬的故事在民间被口口传诵,“文姬归汉”一篇更广为人知。

1959年,郭沫若先生为北京人艺创作五幕历史剧《蔡文姬》,以文姬归汉为主线,重新讲述了两千多年前蔡文姬坎坷的人生际遇,成功塑造出蔡文姬、曹操、周近、董祀等一批饱满鲜活的人物形象。2022年北京人艺建院七十周年,特邀徐帆、濮存昕、杨立新等再演《蔡文姬》,以飨广大观众。

帷幕拉开,蔡文姬甫一登场即是泣别二子的场景。在被匈奴掳走后,蔡文姬于冰霜苦寒、茹毛饮血的塞外胡沙中悲戚度日,望着南去北归的大雁寄托对中原故土的思念,十二年白驹过隙,终盼得两国罢兵止戈,使者迎她返回故土。但此时与两个孩子的别离,又令她肝肠寸断、悲伤难去,为何遭受命运不公的总是她,只叹“四时万物兮有盛衰,唯我愁苦兮不暂移”,这般的苦闷哀愁,问天问神,亦不可解。

抉择虽难,但蔡文姬必是大义不俗,气象万千的《胡笳十八拍》已显示出词人博大的胸襟与气魄。在剧中,使者董祀告诉她,是时中原战乱初定,亟需她归来续修汉书、传承文脉,这是她当仁不让的使命,不可囿于养儿育女的狭小天地。蔡文姬为董祀恳切的言辞劝服,左翼贤王也与董祀解除误会,结成生死兄弟。四牡騑騑,蔡文姬踏上归程。

前两幕中的蔡文姬柔弱无依,引人怜惜。看她一遍遍恳求左翼贤王不要让她与儿女分离,一遍遍与忠仆赵四娘倾诉内心的焦灼,观众的眼角也不禁氤氲了泪花。演员的表演丝丝入扣,每词每句都如泣如诉,感同身受。

第三幕,蔡文姬行至父亲蔡邕的陵墓处,回想起当年自己在战乱中被掳匈奴的遭遇,而今归来面对亲人尽逝、家园破败的现实,哀伤不已,夜夜悲歌,幸而得董祀以大义劝慰,缓而平复心情。另一面,曹操读文姬《胡笳十八拍》后,反复吟诵、拍案叫绝,对蔡文姬愈加爱惜怜惜,盼她平安归来。

郭沫若先生曾说,他创作《蔡文姬》是要为曹操翻案,歌颂曹操爱惜人才。舞台之上,濮存昕饰演的曹操身着宽袍广袖,不时咏叹顿足,其形象令人不禁联想起《三国演义》中“赤足迎许攸”的故事。或许郭沫若先生正是以此告诉观众,“白脸”曹操固然有奸佞狡猾的一面,但他“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言行不该被遗忘,仍然值得肯定和称颂。

第四幕,董祀因周近诬告获罪,曹操令其自裁。蔡文姬得知后立即赶来,凭一己之力据理抗辩,揭破周近诡计,救下董祀。此时舞台上的蔡文姬,一改在前幕中悲切伶仃的女子形象,只见她目光坚毅、脚步顿挫,几番交涉即已胜券在握。胆识出众的蔡文姬,于曹操而言是可委大任、堪重用之人。而后,文姬受曹操之命整理蔡邕遗文,用时八年完成四百余篇,全无错漏。

最后一幕,胡汉两邦重归于好,文姬的儿女业已长大成人,双双来汉与她相聚。团圆时刻,又得曹操携夫人为她与董祀做媒,缔结良缘。蔡文姬嫁于董祀后,现存的史书上就再无关于她的记录,仅能从她的《悲愤诗》中看到一点端倪。由“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这两句诗可见,《蔡文姬》是对她其后的经历进行了文学美化,寄托了郭沫若先对蔡文姬苦尽甘来的祝愿。

话剧《蔡文姬》既有历史苍凉磅礴的粗粝质感,又因自由感性的文学想象,补足了细腻的情节,起承转合之间,无不以台词寄情,以史剧言志。理解这一部《蔡文姬》,不需要观众穿越到两千多年前古人的躯壳之中,苦求其所思所想,它所表达的精神内核即在当下。

法国年鉴学派有一根本信条——“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当1959年“蔡文姬”第一次登上舞台时,便已带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郭沫若先生用作品在蔡文姬身上载入了自己的灵魂,将当年告别家人独自归国参加抗战的亲身经历,与文姬归汉的故事巧妙融为一体,写到动情之处,不禁老泪纵横。建国初期的那一辈人,大多有和郭沫若先生相似的经历,国难当头、民生凋敝,人人都知有国才有家,于是,投笔从戎者有之,毁家纾难者有之,以身许国便再难许家。蔡文姬的痛与舍,他们懂得,他们与她同是悲情英雄。

距离1959年版本的《蔡文姬》首次公演已经过去了六十余年,新版《蔡文姬》上面又投射了新一代观众的思虑。

在没有战争、没有大萧条的平凡生活里,我们仍不断找寻意义安放时而不安的自己。如果身体里那曾为理想所鼓动的热血依然滚烫,心中那曾不畏牺牲的豪情依然热烈,又何须踟蹰于取舍抉择前,尽管去闯、去干就是。日复一日的平淡岁月,终不应变成阻断我们终身成长的“温水”,新时代的召唤下,个人价值追求必当应声而出。

大漠狂沙、千里归汉,蔡文姬成就大义,青史留名。新版《蔡文姬》里,她以身作旗,昭示着后人超越苦难、求索成仁,她的坚强旷达、忠毅大气,彷佛一首呼声辽远的古老牧歌,剧终之时,仍在我的心里盘桓不去,荡起阵阵回音。

返回观后感范文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
  • 上一篇:眉户现代剧《山花》观后感
  • 下一篇:纪录片《高考少年》观后感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