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诗社》观后感范文精选
嗯,给孩子们看这个电影,是我的“保留曲目”。这一次,在初二快结束的时候就要看了,不知道孩子们能理解多少。
我倒是又看出了很多新意,可以在向阳五班里找到影片中的人物的“对映体”。哈哈哈~~
然后,我看了孩子们的观后感,发现来几个比我还成熟的人——
死亡诗社,春风化雨
刘欣怡
《死亡诗社》,讲述一所一流的、贵族的学校所拥有的古板思想教育,很多学子为考入名校转到这里,这里在多数家长眼中意味着成功。
一群正值花样年华的少年在这个保守的地方,遇到了基延,在诗里感悟着人生的自由:他说诗没有标准答案,就撕掉了前言;他说要自由,就打破了规则的束缚。他是污水中的一屡清流,一个彻头彻尾的浪漫主义者。他的教室成了唯一一个不被侵扰的地方。
这里无非就两个主张——不懈追求事业上的成功和享受坚持信仰带来的美好。生活在极端下,终究有人无法平衡,以另一种方式无声地控诉这种教育。
最后基延以替罪羊的身份平静的离开这个地方。他来自这里,又重新回到这里,抱着必定遭到打压的预想,让一点浪漫而自由的痕迹在这留下。这部电影的悲剧,也无疑来源于观众对于现状的无力感,只能看着美好消亡,却无能为力。“死亡”一词却在那个聚会的小山洞里彰显着无限活力与生机。
回到教育中来——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一个社会塑造正向的价值观,而一个人的生活生命不应只墨守陈规于这些附加的条件。“总有一天这个房间里的人都要停止呼吸、僵冷、死亡。那么,你们怎么做?”死亡之后,是自由和生命的真谛,却像诗一样飘渺。尼尔的死是两个主张的碰撞,但也违背了所有人的初衷,是可悲的。
是提醒也是警醒,死中的自由若是在春风中,岂不是浪漫真实的写照?
步入丛林,探寻意义
王思卓
终其我们的一生,是否能实现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初闻“死亡诗社”这个名字,“死亡”给人一种阴郁而恐惧的感受,但加上“诗社”又有一种凄美而悲壮、向死而生的感觉。但电影开始时,我看到的却是十几岁的活泼青年。
他们在最美好的年龄,在这个特殊的时间段里,许多看起来荒诞可笑的事,在他们眼里都有严肃而独特的意义(现在可能被称作“中二”),无论是诺克斯不切实际的追爱,还是夜半三更在森林里进行“古诗人社”集会,看起来都会被接纳,甚至是被赞美。
但电影所塑造的环境恰恰与此相反。严苛的学校领导、守旧的学校传统、被抵制的创新……现实冲击着一群刚刚具有反抗精神的青年头脑,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促使他们做出了一些大胆的选择和有些偏激的行为。
很显然,青春岁月里头脑一热的想法不容易被社会所接受。我们想改变,首先要身先士卒,而这不是这群少年当时所能触及的。所以他们为是否签字而痛苦,他们进退两难,但别无选择。把基廷老师教给他们的梦想变为现实,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机遇。但是做不被学校认可的事,机遇无处可寻。所以他们不得不做出最现实的选择,只能妄想未来会有能力,劝说自己现在只不过是缓兵之计。我们无从得知当他们未来不再反抗所谓的安排,有了稳定而安定的生活时,还愿不愿意去圆年少最不切实际的梦。但大部分情况下,这时的人们已经变成了无聊的大人,不会再思考这些事情了。
但是,尼尔最“得不偿失”的反抗却是猛地燃起的炬火。起初看到尼尔在晚上走出房门,我以为,也许之后他还是不具有自己选择的权利,但他可以选择另一种妥帖些的方式活着,以他门门功课优秀的实力,完全可以暂时走好父母划出的道路。但是他依然选择了用死亡来报复父母的逼迫,这一刻令我十分惊讶,一个看起来只是青春伤痛和叛逆的电影世界,瞬间变得极端了起来。电影没有将这种极端的可能性“抹平”。虽然在很多人看来,这种举动很不切实际,但这是尼尔的一次觉醒,一个十几岁的花季少年,为坚持自己向往的自由,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给予我了很大的触动。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死亡”两个字。
基廷老师曾教他们更开阔地想,死亡就是失去被记起的理由,无论是被别人还是自己,从我们闭上眼睛,做不出一个不切实际的梦的时候开始,在艺术上讲,生命的底色已成荒凉。但尼尔为了追求热爱的死亡却是无声的呐喊,活在了“古诗人社”中几个少年的心中,成为了“身先士卒”的那个人。
现在我们可以简单地回答一开始问题: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汲取生命所有的精髓!”
生命中,我们经历痛苦,经历挣扎,心灵好像要经过千万次的荡涤才能水落石出。梦想在不断产生,但勇敢追寻梦想才能实现梦想的意义。只有洞悉本心,忠于理想,追寻所爱,始终不渝,生命的意义才会永远存在。
《死亡诗社》观后感
张可瑶
这部电影起初没有看懂,在B站搜了解说才明白。一群学生,本在家长规划的道路上按部就班行走,接受着精英教育,中途遇到良师,告诉他们应当独立思考,享受当下,认清梦想,大胆尝试。这一切都充满戏剧性,或是大多数中国人都无法企及,但我们本就拥有开明的父母,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的老师,所以对于剧情没有过深的感触,反倒是B站的弹幕让我去思考物质与精神,理想与现实是否冲突?能否共存?
“毫无信仰的人群川流不息,城市充斥着愚昧,生活在其中有什么意义?”这句诗中的疑问让我觉得这是一位拥有能俯瞰人生的灵魂,并质问以平视角度窥探人生的人。对于学生,我们一路望去,考试、学业、工作、退休、死亡,似乎痛苦永远望不到头。而当一个人转换视角,俯视纵观生命,人生就如同一列火车,从一站到另一站,这一段经历只是灵魂找人形作为栖息地,去体验世间万物。人生无非是由生至死,向死而生,可能很多当下觉得不可跨越、极其艰难的事情在这样宏大的背景下也渺如尘埃。
我不清楚尼尔在临死之际究竟想了什么,能让他如此坚定选择了断,但将他死前这段时期称为“停滞期”可能更合适。他在老师的引导下,渐渐学会自己思考与求索,勇敢地追问人生的意义,成立死亡诗社,在舞台上表演,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他可能已经悟透了自己对于生命的看法,思想的维度也早已超越他的父母。当他慢慢尝试着俯瞰人生,而父母还一味地推着他,迫使他成为自己眼中的优秀学生,尼尔自然会陷入孤独,甚至绝望。从上帝视角来看,他的做法并不理智,或许当一个人从精神世界跳脱到真实世界,见识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而依然留有对生的渴望,有从铁盒子里向上看的勇气,可能才真正脱胎换骨,达到一种神秘的境界。
从尼尔身上可以看到每个人的影子,而这部影片所唤醒的也是每个有相同遭遇的人。弹幕里有人说这群学生还未遭受过社会的毒打,有人感叹着自己的不甘与无奈,有人代表大众诉说苦闷。所有这一切都在证明:这是一部极具浪漫主义色彩,且不切实际的影片。当一个人被工作占据了大部分时间,他将很难有力气去追求精神上的富足与自由。但如果现实世界能一定程度上激发人们对于梦想的渴望,依旧发自内心憧憬自己眼中的美好生活,那也是这部影片一个正向的作用。
阴影中的微光
张强锵
陶德,是尼尔的室友,是杰出校友的弟弟,第一天报到时他便异于常人,一副拘谨、内向之状,他也似乎不常谈论他哥哥。基汀老师的第二节课上,他便被老师要求赋诗一首,但他迟迟说不出口,这令人不禁小看了他。
一位伟人曾说过:教育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改变。而陶德的改变最为鲜明。陶德可以说是一直被他那光辉的哥哥所掩盖,那阴影仿佛久久不散,这所学校给学生的期望值很高,但陶德并不想走他哥哥的那条道路。两者冲突间陶德就变得很不自信了。但基汀老师的教导仿佛给了他一束光,去照亮他内心的阴影。
基汀老师在让他作诗时间的问题十分快,这种快意味着第一感觉。你可以从他的话语中看出他内心的纠结与无助。那怪物岂不是心魔,基汀老师看出了这一点,他明白陶德生活在他人思想的跑马场中。这所学校其实与衡水等应试学校很像,那种万段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风气会磨灭人的个性,人的自我初心。而基汀老师的理念恰恰不同,seize the day,享受今日。人生就是享受,这种超越世俗,不循规的风格启迪了很多人。陶德脸上的笑容也渐渐多了不少,他开始领悟人生真谛,去体会人生美好。其实从这时开始他已经有了个性,走出了“阴影”。
此外他的室友,尼尔也给了不少启迪,他俩在夜晚下不期而遇,尼尔看到了他的生日礼物,是一模一样的文具套装,便看透了他的不悦,去开导他,让他不墨守成规。谁曾想,陶德在与基汀老师已最后一面时第一个站起,并说基汀老师第一节课说的话,oh captain, my captain。他站起的那一刻,就相当于完全突破了自我,走出了阴暗。而尼尔却因无法改变现状,忧奋累积而自杀。
陶德其实是个重情重义的老好人,他既心细,又善良,甚至在尼尔死后在雪地上哭到干呕。那冰天雪地中的一刻成了经典镜头,由此陶德的性格、学识等均有了转变。基汀老师关上门的一刻,电影就结束了,但我相信陶德日后一定能突破自我 ,不拘束于他人。
回观这部电影三十多年仍经久不衰,其教育意义仍存在,那就是它异于其他的校园片,它更多展现现在学生之间的互动,从中透露老师的影响。其中不怎么清晰的画质与暗的灯光更是点睛之笔,在山洞里的暗就烘托出了神秘感。而在聚会时的沙发的昏暗有种爱情的朦胧感。
回首现在,异于现在电影的过度炒作,它更多展示了人与人的真善美,真性情,这也是人的一种精神寄托。
理想主义者的悲喜剧
贾适源
在我们这个时代,理想主义者是十分稀缺的。他们常常被世俗所否定,被嘲笑。但我坚信,人类的进步是由理想主义者所推动的。而在《死亡诗社》中,威尔顿学院为我们展现了一则理想主义的悲剧。
《死亡诗社》无疑是一部优秀的影片。它曾获得过多项奥斯卡提名。它的精髓之处,在于它为我们带来了一个问题的答案——教育究竟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教育开拓、完善、强化思想。好的教育是能促进学生思考的。在基延老师的引导下,我们看见原本懦弱的陶德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原本深受父亲控制的尼尔对理想有更深层次的领悟,原本放荡不羁的查理摇身一变成为有自由精神的纽旺达……
教育让他们有勇气去追求美好。基延说:“诗歌、浪漫和爱是我们生而为人的原因。”有人去追求爱情,有人去追求自己所热爱的事物。他们了解世界的窗口,是被教育所打开的。
教育让他们不仅学会学习,还学会如何做人。尊重他人,自立自强自信,遵循内心原则。这些都是课本上所学习不到的内容。
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像是欣欣向荣的喜剧。直到尼尔的死,撕开了这一层面纱。
理想主义与现实功利是有必定的冲突的。尼尔的自杀,可以看作是他采取极端方式来遵循死亡诗社精神的手段。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悲剧,然而更大的悲剧在于,基延也因此受牵连。可以看出,在这种强权与专制的压迫下,理想主义与浪漫主义脆弱不堪。但伴随着同学们纷纷站上桌子,呼喊 ‘Oh,Captain. My Captain ' 时,导演向我们抛出了最后一个问题——这种美与现实的碰撞值不值得,或者说,基延的教育是否成功了?
在我看来,他成功了。这种成功并不是物质上的成功,而是精神层面的成功。基延在学生们心中埋下一颗种子,我相信它终将发芽。而我始终无法忘却那个镜头——有的人站了起来,有的人选择低头。有的人生着仿佛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却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