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弦歌》观后感范文精选
近日,由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广播电视局指导、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三明市委宣传部、大田县委、大田县人民政府联合出品,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融媒体资讯中心和大田县融媒体中心联合制作的关于大田“第二集美学村”的纪录片《烽火弦歌》,已在东南卫视、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海峡卫视等平台相继播出。这部充满深情与历史意义的纪录片播出后在社会各界引发热烈反响。
01
弦歌不辍,芳华待灼
——《烽火弦歌》观后感
“在今天,我们将从一个鲜为人知的角度,讲述嘉庚精神传承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嘉庚先生的笔墨并不多,但我们却能从每个人的身上看见嘉庚先生的影子,看见嘉庚精神的熠熠光华。”如她的引子,电视纪录片《烽火弦歌》在嘉庚先生诞生150周年之际,向我们缓缓走来,一部新世纪的、新思维的家国情怀大片,在这多变的世界里,在这复杂的环境中,在迷茫的世人眼前,徐徐展开。
在闽中山区长大的我,认识嘉庚先生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了,那时候的山很高,把我们的视野都挡住了。到了今天我才知道,其实我的家,离嘉庚走过的地方还不到二十公里,而认识上的差异,却是如此的远。其实,就在那一厝厝的老屋里,曾经的我躺过;在那一条条的石板路上,我也走过,甚至,我还呼吸着那里的空气,可我就不知道,就在这里,一位装满家国情怀的巨人才刚刚离开,“有国才有家,有枝才有花”,我也听到了,虽然那声音有点嘶哑,我能理解,那是累的,从马来西亚,从新加坡回到了中国,从延安,来到了大田,“中国的希望在延安”。而大田,这里有着他的心血,有着他的期待,有着他的希望。
如厦门大学朱水涌教授说的一句话,“在天上,校主是一颗星;在地上,他是一个拄着拐杖永远行走的老人。”在那一个个闪过的镜头里,一个慈祥的老人,银头白发,步伐稳健,从屏幕一次次地走过,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他,看到了他在一百年前深邃的目光,看到了他一百年前建造的带着我们走向深蓝的灯塔,看到了一百年前为母亲为中华缔造的教育长篇。这是一个老人一生的全部,这是那把拐杖走过的万水千山。他,是为厦门人生的,又是为共和国的明天生的,一生的创业和积累都是为了拯救一个民族,拯救一个千疮百孔的中华。而今,在他的引领下,在集美学村,在厦大,伴随着琅琅的读书声,一批批的莘莘学子,更是在为大中华谱写新的篇章。在雪龙号上,有他的弟子在劈波逐浪,在远洋,更有他的弟子在为共和国保驾护,而这一切的起点都是来自深山里的航海故事。
《播迁大田》记载的是一曲可歌可泣的播迁路。1937年底,因抗战爆发、厦门失陷,陈嘉庚创办的集美学校被迫内迁,到安溪,到永安,到大田,逐溪而上,从海滨到深山,重峦叠嶂、山路蜿蜒,背负行囊,翻高山、涉溪涧、穿隘道,没有车没有船,一行614人,14个教学班,水产航海、商业、农林三所职业学校云集大田,我无法想象。我是一个骑行爱好者,单日我骑过厦门同安,也骑过安溪,但我却数不清,那得翻过多少山,蹚过多少河,我不知那时的路是什么样的路,现在的镜头也无法展现飞起的扬尘,只看到一群意气风发的孩子在青山上走来,在一条充满激情的求学的路上,带着阳光,带着希望。1938年11月,他们来到了大田,与大田的中学连成一片;1939年9月,可恶的日寇又空袭了,无奈再次搬迁。宽容的、无私的玉田人最终接纳了他,43座祖祠、民宅、庙宇,修葺房屋、填平风水池、铺设道路、种植花草,收起祖宗的牌位,腾出最大的空间,仅仅10天时间,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医院、操场和仓库一应俱全,为了安全甚至诞生了“森林课堂”,第二集美学村就这样成了样。已无法查找,他们来自何方,又去了哪,八年的恩情,八年的陪伴,已渗入集美学村后来的发展,玉田永远成了她的故乡。
《诚毅之光》记载的是一曲奉献之歌。在播迁山区的岁月里,设备是难题但可以克服,经费几乎瘫痪但咬咬牙根足以擎天,可人才的短缺对于负有教育职责的学校来说是足以要命的。“国家危难,母校内迁,尔等航海学有专长,可否回校任教,为母校分忧?”嘉庚先生简洁而又铿锵有力的电报激起了千层浪。从临危受命的校董陈村牧,到“千里走单骑”到大田教书的陈维风老师,再到放弃高薪的俞文农老师;再从无私提供帮助的大田县玉田村当地民众,到勤奋学习投身抗战的学生,无不受到嘉庚先生的精神感召。尤其在深山里坚持办学的航海学校,更是创造了世界航海教育史上的奇迹,为抗战胜利后直至建国初期的航海事业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一切的一切,都在显示着诚毅之光。我也是一个老师,在教学岗位上,我已经坚持了32年,从乡下到城关,有过苦,有过泪,有过甜,但同他们这家国情怀相比,我汗颜。还记得,分配到大田二中的情形,用水桶提水储水、用手电筒打光借光、用长筒靴涉水过路的年月不再艰辛,至少我们有着一个饭饱衣暖的和平年代。从用钢板誊写油墨印刷,到今天的资料遍地撒;从煤油灯到白炽灯,从黑板到班班通,时代在巨变,而我呼吁“诚毅”精神不能变,奉献精神不能变,国家情怀不能变。
《不负中华》记载的是嘉庚精神的再显现。1940年,陈嘉庚来到大田,他带来的不仅是抗战必胜的决心和勇气,家国情怀更是深深植入每一个嘉庚弟子心中,植入大田这块土地。集美学子们,有的投笔从戎,有的节衣缩食捐款买战机,有的开画展,有的排文艺……把嘉庚精神在闽中,在中国大地上演绎,升华。时至今日,位于玉田的集美小学依然在唱着“闽海之滨,有我集美乡,山明兮水秀,胜地冠南疆。天然位置,惟序与黉,英才乐育,蔚为国光。全国士聚一堂,师中实小共提倡。春风吹和煦,桃李尽成行。树人需百年,美哉教泽长。‘诚毅’二字中心藏,大家勿忘,大家勿忘!”长江后浪推前浪,就让孩子们带着嘉庚精神走向属于他们的明天。
电视看完了,还是厦门大学朱水涌教授说得好:“在天上,嘉庚先生是被仰望的一颗星;在地上,他是一个拄着拐杖,永远行走的老人。”而我们,也将铭记着他说的那句话:今日不达,尚有来日:及身不达,尚有子孙。是啊,嘉庚精神不能忘,我们要让嘉庚精神永放光芒,让嘉庚精神凝聚世界,闪耀中华。
(凌子)
02
弦歌不辍永传唱
“那是你深爱的土地,深爱的母亲,深爱的山河,深爱的乡音,那是你深爱的孩童,已长成了你,在天地之间盛开,照耀了未来......”这是在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之际,所拍摄的纪录片《烽火弦歌》的主题曲《弦歌依旧》的一段歌词,深情里饱含力量。短短几天,已经记不得循环播放了多少遍,每一次听都会湿了眼眶,不只是因为旋律动人,更是因为背后的那一段段日渐远去却日益鲜亮的历史,直入人心。果然,鉴往,才能更懂珍惜当下。
在早前,关于嘉庚先生的故事,在我的心里并不完整,说起来惭愧,作为土生土长的福建大田人,也未曾去真的了解和追寻,“第二集美学村”无数次经过都成了擦肩而过。直到今年才有机会真正走进学村,用手轻抚历史留下的痕迹。
陈嘉庚先生,出生在厦门集美。从小接受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17岁出洋随父经商,凭借他敏锐的商业眼光和诚信经商之道,后来成为巨商。事业的辉煌成就并没有使他坐享荣华富贵,虽远在南洋,却心系家国,想着改变又贫又弱的祖国。他曾说:“明智不开,民心不齐,启迪民智,有助于革命,有助于救国,其理甚明,教育是千秋万代的事业,是提高国民文化水平的根本措施,不管什么时候都需要。”于是致富之后,就想要兴学报国,并为此倾尽一切,奉献一生,自始至终都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真正活出“诚毅”的生命。
其实,早在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嘉庚先生就已经在家乡创办了学塾。1912年,携眷回国,开始筹办集美小学,而后接着创办集美师范、中学、水产、航海、商科、农林等和厦门大学,即便后来世界经济不景气严重打击华侨企业,嘉庚先生依旧坚定地说:“宁可变卖大厦,也要维持厦大。”
1938年厦门沦陷,没有一个地方能容下一张平静书桌,嘉庚先生以坚定的信念和他的高瞻远瞩做出决定,1939年1月将商业、农林、水产航海三所职业学校搬迁大田。就此,集美和大田有了不能分离的关系。战火年间,山河破碎,黑暗里这一群明媚的少年,离开家乡,翻高山,涉溪涧,穿隘道,来到大山深处。他们一路播撒知识一路生根发芽,用赤诚点亮报国的火种。那时候的大田,极其贫穷,可爱的玉田人知道以国家为重,用真诚张开双臂,迎接这一群他们心中珍重的读书人。哪怕腾祖祠,挪牌位,封神龛,填风水池,都要帮助集美学子,给他们一个安心读书之所。他们早已成为一家人,八年的时间一起度过所有的困难,直到抗战结束学村搬迁回厦门。是什么,让没有多少文化的村民可以如此深明大义?是什么,让这群少年有这样的信念将火种燃烧?是什么,让他们可以团结在一起抗战到底,一起期盼久违的晴朗?而今天的我,活在前人绘制的蓝图里,何时能有和他们一样的心?物质条件日益丰富,忙碌的生活里,有几时可以静下来看看脚下这片土地,从怎样的千疮百孔,满目疮痍之中,长出轻盈的云朵和柔美的山色?
水产航海学院的教室里,依旧挂着船锚的标志,高高的门槛,一张黑板,几张整齐的课桌,就在这里创造了世界罕见的奇迹:成了离海岸线最远的一艘巨轮。当初因嘉庚先生的一声召唤,陈维风先生便忍痛告别病重之妻,为报效母校,到大田受任水产航海主任一职。我想象着他一头挑行李一头挑着幼女,从两千多华里外的广东汕尾一步一个脚印走到闽中深山的大田,一路上的艰难困苦,是怎样精金般的信心让他坚定的向前不肯退缩?
中国航海的今天,离不开嘉庚先生的高瞻远瞩,也离不开陈维风的坚定的脚步,为挽救海权所做出的一切付出和努力。从无到有,他们倾其所有。
《烽火弦歌》里讲述的,还包括陈村牧、俞文农等感人的事迹,他们有着同一颗爱国之心,同一个“诚毅”精神,做同一件教育事业。而嘉庚先生的故事,也不仅于此。他所做的远远胜过我们所知道的。在他心底对祖国最炽热的爱,是他深知:有国才有家,有枝才有花。当初的他深信,国家不会亡,长夜过后,在黎明醒来的一定是一个新的世界。今天的中国,正如他所愿。
纪录片看完,亦是热泪盈眶。抬头望天,我在想,既然教育是立国之本,而今天的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教育?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该如何教会自己和孩子写好一撇一捺?愿弘扬嘉庚精神的同时,也常常回望来时的路,愿弦歌不辍,永远传唱。
(郭倩忆)
03
只为一张安静的书桌
深秋的清晨,一束阳光透过门窗,大田“第二集美学村”旧址集和堂的匾额金光照亮,是那么的厚重、庄严与肃穆。这是纪录片《烽火弦歌》里的一个镜头,仿佛穿越时空,将我们带回了80多年前的峥嵘岁月。
地处深山的大田,山迢水远,却因为这一段峥嵘岁月,因为一所学校,将大田与大海紧密联系在一起。1938年5月,集美学校内迁,其中集美水产航海、商业、农林3所职业学校,14个班级614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辗转安溪,于1938年11月定址于大田。其中,内迁办学的集美高级水产航海职业学校,是当时国内唯一没有停招的水产航海专业学校。
其实,第一个校址并不在如今的玉田村。大田民众将文庙、朱子祠等最好的办学地点腾出,与大田中学连成一片。1939年9月20日,日寇派6架飞机空袭大田县城,文庙处的集美职校和毗邻的大田中学教学楼被炸毁,书籍、仪器等损毁殆尽。在范震生、范士林等乡贤的倡导之下,玉田村的乡亲紧急腾挪43座祖祠、民宅、庙宇,接纳了流离失所的集美师生。
在动荡年代,“偌大的中国,竟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好在,大田的村民们无私地接纳了集美职校的师生。在这烽火连天的8年时间里,集美职校师生在大田父老乡亲的帮助下,边学习边抗战,创造了抗战烽火中弦歌不辍的教育奇迹,这里也被誉为福建的“西南联大”。
在战火纷飞的背景下,集美职校师生坚持教育与抗战两不误,其坚定不移、百折不挠的精神,不仅是弘扬“嘉庚”精神、传承“诚毅”校训的最好阐释和实践,更是抗战精神的生动诠释。在“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从军热潮中,仅1944年6月至1945年5月期间,集美3所高级职业学校就有202名师生投笔从戎、浴血疆场。他们的名字和英雄的名字在一起,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一张书桌,一纸江山,骄傲地成为祖国的荣光。
教育的连续性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得以维系,展示了师生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信念。课堂搬至森林之中,将战场的苦难转化为学习的机遇,这无疑是对“知识就是力量”这一理念最生动的诠释。特别是,校董陈村牧提出的“认养侨生”行动,体现出师生间超越了传统师生关系的深厚情感,播撒了革命和教育的双料火种。
我无数次走进过大田“第二集美学村”旧址,也是一名旧址讲解志愿者,每一次走进,每一次都有别样的感受。驻足其中,在心灵深处回荡的是不绝的弦歌和历史的坚忍。这座经历了战火洗礼的校园,不单是国难时期教育的一个符号,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物质化的见证。每一块石头,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那个时代人们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抗争。
在这里,历史不再抽象,而是一个个可触碰的场景,一座座伫立的祖祠、民宅、庙宇。这一切,时光可以见证。
历史就是最好的教科书。回首这段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其历史价值的深远影响。它展现了抗战时期中国教育的坚韧与民族的不屈,是对抗战文化、教育文化、华侨文化的一种深刻的演绎与升华。每一位在此生活和参观学习过的人,都不仅是知识的继承者,更是抗战文化的传承人。
在纪录片《烽火弦歌》里,我们看到陈村牧、陈维风、俞文农等一批“大先生”,他们身上都闪耀着嘉庚先生留下的光芒——那份对于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情怀。就教育意义而言,“第二集美学村”的诞生和发展,是一条曲折却光芒万丈的迁播路。这里不仅有着曲折的抗争史,还有不断向上的精神传承史。为了一张安静的书桌,先生们用生命捍卫学子的学习之路,学生在枪炮声中更加珍惜知识的光芒,展现了教育在社会剧变中的应急功能和培养未来希望的重责大任。这里的历史和文化元素,为中国乃至全世界,提供了深入研究抗战时期中国社会变迁与文化发展的重要窗口。
光阴荏苒,那段“血与火”历史永远扎根在大田。而如今,在这些斑驳的墙皮之下,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抗战时期的烽火岁月,更应是对这段历史的深刻铭记和敬畏之心。大田“第二集美学村”的故事还有许多,一座座祖祠、民宅、庙宇就是一张张安静的书桌,站在时代的风雨中依旧挺立,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深敬仰。它不仅给予了我们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厚植了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在这片浸润着历史底蕴的土地上,传出来的琅琅书声,是一首首抗争与希望交织的交响乐,它诉说着过往,也启迪着未来。
只为一张安静的书桌,无问西东。这永远高唱的“烽火弦歌”,亦是抗战精神的颂歌,一直回荡在中华儿女的心中。
(郑宗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