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短视频观后感
接昨天的文章继续思考,既然“相夫教子”一词的完整含义是:相夫教夫,教子相子。那么按照这个解释继续深挖,不难发现“相夫教子”一词还有一层隐晦未被表出的意思:显而易见,在实际的生活中,广大女性普遍是“相夫教夫,教子相子”的,这不仅仅是一种生活的需要,也是一种心里的需要。但是中国的封建社会是个男权社会,话语权在男人手里,所以,关于对女性的描述也必然是由男人来完成的,但是那些掌握话语权的男人因为自己的“颜面与斯文”的关系,在描述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时,把女人“相夫教夫,教子相子”的实际行为强行简化表述为“相夫教子”,这种被打了折的描述看着体面,听着也体面,但实际上这是作弊行为,是欲盖弥彰。有人会说,这是时代造就的,笔者认为这种看法对,但不仅如此,因为还有人的心理需求因素,很显然,在实际的家庭生活中,男人需要女人的温柔,同样,女人也需要男人的体贴,古代人如此,现代人如此,未来的人大概率也会如此,所以,这种心理上的需求是无关乎时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