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观后感范文4篇
为进一步重温红色经典,感悟初心使命,“艺心向党”红研党员工作站开展“看红色电影,忆峥嵘岁月”活动,旨在深化青年学子对“两弹一星”精神的理解,引导学生感悟科学家爱国情怀与奉献精神,将红色基因融入艺术创作与理想追求,筑牢信仰之基,激发以艺术之力传承革命精神、践行时代使命的青春担当。
观影心得
观看《钱学森》后,同学们深有感悟,纷纷提交了观影心得。
01 25研一数字媒体 李霖梓
看完《钱学森》电影,最触动我的不是他的辉煌成就,而是他面对选择的决然,在美国拥有顶尖的学术地位和优越生活,他却毅然选择回到一穷二白的祖国,这不是简单的爱国口号,而是一个科学家将个人价值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的赤子之心。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钱学森用一生诠释了”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在物质丰富的今天,这种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要的担当,这种对信念的坚守依然熠熠生辉,他留下的不仅是财富,更是一座精神丰碑。
02 25研一数字媒体 周瑶
银幕上的钱学森是科学家,更是“追光者”,放弃国外优渥条件,冲破重重阻碍回国时,他眼底的坚定让我震撼——那是对祖国的赤诚,是“我要回去建设自己国家”的执念。
电影里有两个场景让我难忘:一是他在美方听证会上,用流利英文掷地有声地说:“我是中国人,我要回我的祖国”,手铐锁得住自由。却锁不住他归国的决心;二是戈壁滩上原子弹爆炸成功时,他摘下眼镜擦去泪水,那抹泪光比蘑菇云更耀眼。
从白手起家搭建科研体系,到戈壁滩上见证“两弹一星升空”,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只有伏案演算的日夜与面对质疑时的从容,这颗心,永远值得我们仰望。
03 25研一装饰艺术 赵津莹
今天看完《钱学森 》这部电影,我被这位科学家的爱国情怀深深打动了。新中国成立后,他放弃了美国的优沃待遇,冲破重重阻碍回国,只为给祖国的航天事业奠基 。
电影里,他带领团队在简陋条件下钻研,从无到有搭建起中国的导弹和航天体系。面对技术封锁和物资短缺,他始终信念坚定,用智慧和汗水让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让第一 颗人造卫星升空。
钱学森用他一生诠释了“为国奉献”的意义 ,他的执着和担当值得我们学习。如今我们在和平年代生活,更要以他为榜样,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04 24研二美术与书法 成秋妍
观看电影《钱学森》,内心深受震撼。这不仅是一部人物传记,更是一曲关于信仰、选择与奉献的壮丽凯歌。
影片最打动我的是我钱学森在面对美国优厚待遇与回国重围时,那份毫不犹豫的抉择。“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这掷地有声的话语,映照出一颗超越物质、矢志报国的赤子之心。他放弃的是个人前程的坦途,选择的是一条为民族铸就钢铁脊梁的荆棘之路。
从一穷二白到“两弹一星”的巨响,钱学森与他的同事们用智慧与汗水,在戈壁滩上书写了震惊世界的中国奇迹。这部电影让我深刻领会到,何为“国之大者”,他不仅是一位科学巨匠,更是一座精神的丰碑,其爱国情怀与科学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后辈,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砥砺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