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观后感
有朋友感觉上一篇文章写的太短了,那就写个长点的。
老爷子安东尼·霍普金斯是老天爷赏饭,他的电影,你看就好了,对于别人来说要下功夫演出,对老爷子来说,那就是自己生活的真实,生活的本色。如果说剧中的表演,感觉印象最深的是老爷子的眼神。老爷子的眼神抓人,他的眼神太丰富,如果一个眼神代表一种葡萄酒,不胜酒力的自己从一开始就醉了,不知醉倒了多少回,还回味悠长,疑惑、迷惑、惊惧、释然、甜蜜、幸福、苦恼、怀念、思念,这一部电影,让达芬奇有了最佳画像模特,印象派有了令人着迷的瞬间定格的绘画新天地,对于老爷子,那只是天然和自然。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人到老年记忆力在消退,渐渐回归到婴儿般的无助状态。但是,婴儿时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各个长辈呵护有加,你可以无忧无虑快乐成长;老年的你,你的长辈都已经离世,你的子女有自己的事业忙碌、情感呵护、子女照顾,他们基本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衰老的父母,见个面说说话都是奢侈。不想成为子女累赘的你如何生活甚至生存?哪个子女不希望父母能够得到好的照顾?无力感和伤感时时在子女的心里,但生活的压力让子女无力解开这个结,超出一个人能力的境况无解,巴黎和伦敦还可以周末坐个火车看看,跨越太平洋的思念、疫情的隔离,不知多少异国子女在影院默默流泪,心里想着念着惦记着的是自己的父母长辈。
这是一个倍感无力的故事。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周围咖啡厅酒吧餐饮高楼萦绕喧嚣,周遭越是繁华缤纷,基本的需求越无力解决。父母在一年年的变老除了微信问候在异地的你基本无法去照顾,再多的聚餐商业活动回到家里更多的是无言。交流情感?和谁?如何交流?财米油盐酱醋茶,收拾屋子小孩教育各种抱怨,家里是个人情绪发泄和失控的地方,三言两语引起几次争吵都绰绰有余,还不如沉默,沉默是金,沉默至少没有伤害,当工作和家庭都无法交流情感,人作为情感动物而能够情感不抑郁也不容易。
这是一个教育的故事。人总会老去,如何优雅的老去只能自习自学。退休了在家里也不要邋遢,要穿好你的衣服,要注意你的着装,天天穿睡衣?舒服了放松了腰围长了油腻了松懈了离颓废也不远了。要吃好你的饭,懒散总是最容易走下坡的简单人生路,都不用打极简主义的大旗,滑过、错过、或者合并早中晚饭,或者面包、面条、速冻水饺,一天就糊弄过去了。糊弄的生活会毁了本来就衰老的自己。退休了,要把吃饭当成工作一样重视。
时间,没有手表的人生,时时刻刻每一天没有区别。要有时间的观念要有每一天的规划,老年的生活在每一天没有区别的情下会更加混乱。每天的生活内容如果都一样,那么,如何区别每一天?手表,多一些喜欢戴的手表对于老年人没有坏处。不要封闭自己,到社会中去,坐坐咖啡店听听看看年轻人在做什么有益老年人的身心。老年人最怕的是活在回忆中,融入社会和外界保持接触和联系才好。在大学的老教授容易长寿是有原因的,周围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很容易让他回到或者保持年轻态,年龄差如同不存在,在学业的活跃度中老教授可能一直在无尽的前沿的最前沿。
这是一个产业的故事,中国的疗养院养老中心必然会大发展,对于老年人你是打打骂骂欺负他们的无力自保还是天使一样的关爱关心他们直到他们回到天国?养老院的工作人员要有宗教般的奉献精神,在以经济利益赚钱为追求目标的社会,只能求其做个好人就已经是很高的要求和期望。从小教育“要做个共产主义接班人”到长大后提醒说“要做个好人”到简化为“”做一个人”,人的年龄越来越大,教育也从理想主义回归到现实主义。认清现实还勇敢地生活,在这个社会里每个人都活成了英雄。
因为影院排片少,看的人也少,看这部电影的朋友不会多,所以也不怕在这里剧透。在一个梅雨的周末,疲惫的你不想喧嚣繁华排队,买张票在电影院坐一个半小时,默默地看着银幕上的老爷子,相信你的眼泪会默默地溢出来在脸上静静地流,几幅老爷子的画面会印在你的脑海,三月不知肉味是说少了,几十年你应该不会忘记这部电影,因为你的父辈会老,你也会老,当你面对这个过程时,老爷子的印象会越来越深刻清晰。如同打了疫苗,但这个疫苗保护性更强,会给你持久的温暖保护。
另:电影的英文名称是《父亲》,中文名称是《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如同两种文化,当看到英文《父亲》时,这个电影会有什么内容?会讲什么?自己看电影自己去找答案,自己欣赏,拒绝剧透,完全尊重观影者、相信观影者。中文电影名称是《困在时间里的父亲》,直接给你引导,要注意找到正确答案噢,你不看电影应该也能答出正确答案得高分哈,不剧透我怎么保护你呢?大个头小孩,让你自己发现?那我还有什么用?我怎么保护你,怎么引导你?你的好奇心?需要吗?说真的,你的好奇心,你的自我发现能力?需要吗?在一个有着正确答案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