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1000字

《无问西东》观后感1600字

发表于2022-05-19 07:47 热度: 作者: 观后感
《无问西东》观后感

“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自己心底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这是我在观影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它完整地把整部电影的主线串联起来。愿你我都能够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窥见心底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想你所想,行你所行,只问敢勇,无问西东。


清华之魂,源于梅贻琦先生,无论在清华或是西南联大校史乃至近代教育史,梅先生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他与吴岭澜的一番对话,让人如同醍醐灌顶,很多时候我们就是为了成为别人眼中的样子,而丢失了自我,失去了欢乐。吴岭澜如此,沈光耀如此,陈鹏如此,张果果亦是如此,四代人,近百年的时间推移,不变的唯有他们初心不改,奋勇前行的身影而已。

吴岭澜,是所有故事的开始,一个文科学霸,理科学渣的年轻人,在面对自己几乎已是垫底的物理成绩里,不禁也心生动摇。“学文科还是转实科,这是个问题”,怀揣着对自己未来的不安和当下的迷茫,他向当时的校长梅贻琦先生寻求答案。


梅贻琦先生引用泰戈尔的诗,告诉吴岭澜“转系与否倒是小事,重要的是你是否听到了你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虽然梅先生并没有成功将这个迷茫的年轻人引回到他本应该走的文学之路上去,却在吴岭澜的心中埋下了一颗追寻真心的种子。直至泰戈尔访华到清华大学发表演讲,鼓励清华学子“保持那凡事必求美满的理想”。吴岭澜于人群中看见那些围绕在泰戈尔身边闪耀着光芒的大师们------徐志摩、梅贻琦、蒋梦麟、辜鸿铭。

我相信,那一刻他定然窥见了自己所向往的未来。从那一刻起,我们看到的吴岭澜终于放下自己心中的执着,他不再纠结于“仿佛最好的学生都在学实科”这个事实,顺从自己的内心,安心习文,成为文学院的一名教授。及至抗战爆发,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先是被迫迁至长沙成立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又因长沙遭受轰炸,包括吴岭澜在内的人遂分作三路,辗转千里,西迁昆明,是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这一次的千里迁徙并不代表着懦弱,恰恰相反,它代表了一种责任——为国家和民族保住文化之未来的责任。


沈光耀,西南联大时吴岭澜的学生之一,三代五将,富家子弟,出场自带优秀光环,看上去啥都能做好的一个完美人物。在他的心中,从未停止过对于正义的追求。

“后世子孙绝不负甲为兵”是刻入沈家家训的一句话。忘不了,沈光耀母亲得知他要去当飞行员,第一次来看他时跟他说的那些话“我不让你参军,是怕你还没想好怎么过这一生,你就连命都没有了。”“我要你娶妻生子,不是为传宗接代,继承血脉,而是希望你能体会到为人父母的快乐”。自古忠孝难两全,即使沈光耀再怎么想投笔从戎,也不得不向自己的母亲承诺,不再执念于此,誓不从军。

然而,国难当头,身为热血青年的沈光耀,又怎能甘心只是读书呢。经历了日军轰炸昆明的惨剧,目睹了小伙伴的尸体后,毅然决然违背了自己对母亲的承诺,加入了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也就是我们说的飞虎队。加入部队后的沈光耀,结束训练后总要沿着同一条路线独自出航一趟,把自己在部队的食物和母亲不远千里给他带来的东西空投给一帮饱受战火和饥荒困扰的孤儿。

为此,他被陈纳德将军批评“你这是给敌人一个歼灭你的绝佳时机”,而沈光耀的回复则是陈在海选飞行员时候说的那句“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自己心底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于是,陈纳德将军不再阻止沈光耀去给那帮孤儿空投食物,甚至于让沈光耀的队友护航,开着孩子们眼里的“晃晃”,为他们送去生存的希望。“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这是无数像沈光耀这样的少年无畏的赤子之心。“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他们赴一场劫难,却像赴一场盛宴般淡定从容的信念来源。正是这股信念,让吴岭澜教会了沈光耀济世救人。

“儿很好,母勿念”是他大学期间给母亲编织的最大的谎言,沈光耀最后一次航程,是在大学毕业前。他和队员们一起出航,有人说出了沈光耀一直想说而不想说的那句“等打完这场仗,我就回去看我的母亲。”然而,战火无情,沈光耀一行八人不敌日寇空军火力,相继牺牲。沈光耀击毙日寇飞行员后弹尽粮绝,自己也身负致命伤。自知命不久矣的沈光耀,调整方向,用自己驾驶的轰炸机撞沉了日寇的军舰,壮烈牺牲。

那一抹飞机划破长空的壮丽正如他自己的人生一样,短暂而绚烂。


陈鹏,王敏佳,李想,三个同为孤儿却青梅竹马的同学。

陈鹏的成绩是三人当中的翘楚,钟情于在中医科求学的王敏佳。李想是他们俩共同的好朋友,一个西医科的大学生。他们相约一起去看自己的中学老师许伯常——为了获得上大学的学费而答应毕业后娶他人为妻,却在读完大学后意图悔婚而不得的一个悲剧人物。

陈鹏一行三人,在四合院目睹了他们的师母痛打自己老师的全过程。毕竟是年轻气盛,哪里能瞻前顾后,王敏佳和李想私下里瞒着陈鹏,偷偷写了信谴责他们的师母——那个在他们眼里庸俗而无知的悍妇。他们甚至于还给师母单位领导也寄了一份,举报她家暴。

不料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封信改变了五个人的命运。陈鹏因误会远离王敏佳,王敏佳被诬陷勾引老师,在一场批斗会后被殴打致毁容,险些丧命,李想为保支边名额,在王敏佳被诬陷之时沉默无言。

为图一时之快,妄言王敏佳勾引自己丈夫,间接毁了王敏佳一生,自己也落得跳井自尽的师母,和他们那个可怜又可恨的老师,无一不是那个动荡不安年代里最典型的人物缩影。

这段故事是个人的悲哀,更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陈鹏和王敏佳,青梅竹马两情相悦却因一场误会而险些阴阳两隔的爱侣。劫后重生,陈鹏对王敏佳说“你别怕往下掉,我就是那个给你托底的人。”而他确实也做到了。

陈鹏给了王敏佳重生的勇气,却不得不为了国家的强大而远离他心爱的人,远赴大漠深处,隐姓埋名。而当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从大漠深处归来之时,迎接他的不是他日思夜想的那个人,而是一片狼藉。于断壁残垣当中,陈鹏仿佛看见了那个自己小时候每天都在等着的“晃晃”叔叔。即使他自己也因核辐射危在旦夕,却依然能在火车上对着陌生的小女孩绽放出笑容,一如王敏佳接受批斗那天面向暴动的人群望着阳光微笑的场景,让人不禁心中为之一痛。


张果果,现代都市青年,他在利益与善良的抉择中,最终选择了听从内心的安排。物质上的成功并不能湮没他内心的空虚和迷茫,他也曾在职场中迷失过自我,以至于自己的母亲都说:“果果,这两年都没怎么见你笑过了”。

这多像我们如今生活的状态,每时每刻都在伪装自己很好,实际内心早已疲惫不堪。他曾几次为了自己是否要继续帮助原来为了拍广告而找的那四胞胎姐妹和她们的家人而心生退却。直至故事最后,他随着父母去给李想扫墓,那一刻,他放下世俗的眼光,接纳了内心良知的呼唤,只是去做,不问对错。


什么是真实?

是“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是西南联大师生“静坐听雨”的淡然从容,是他们于炮火纷飞中不忘传授知识的勇敢无畏;是沈光耀于炮火漫天之时“安然煮茶”和“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是大林小林给沈母报信时那句“不是华北之大容不下一张课桌,而是国难当头,容不得我们做别的选择”;是沈母听完噩耗之后,依然为儿子的同窗送上银耳汤的关怀;更是历史长河中那许许多多曾如此真实且鲜活的热血青年,于大好年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慨然赴国难的伟岸身影。

是生如夏花般绚烂,还是死如秋叶般静美?大多时候,有选择比无选择更难。

愿如今的你我都能只问自由,只问盛放,只问深情,只问初心,只问敢勇,无问西东。
返回观后感1000字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
  • 上一篇:《平凡的世界》观后感1000字
  • 下一篇:《古田军号》观后感1200字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