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决战之淮海战役》观后感
工作之余,我喜欢看篮球赛。我发现在每场比赛之前,评论员常常会结合两支球队的近况,给出双方的“The key to victory”,也就是胜利之匙。在重温了电影《大决战之淮海战役》后,我发现这部作品也让我发现了我们党战胜国民党反对派的胜利之匙,帮助人民打开通向新生活的大门的钥匙,自此拨云见日,豁然开朗。
两句台词背后的秘密
最初引起我的感慨的是片中两句台词的对比。国军黄百韬部在被粟裕同志率部围于碾庄,苦等邱李兵团来援无果后,决意与阵地共存亡。他这样回应部下劝他突围:“何必还要送一副狼狈的样子,给邱清泉他们去看呢?”初看时没回过神来,心想都是战友,理应相互配合,苦战难胜,突围而出,也不算是什么奇耻大辱,为什么会这样想呢?但后面细想多学,方知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各怀心思:黄埔嫡系和旁系、中央军和杂牌军、广西李宗仁、山西阎锡山、绥远傅作义……不一而足。他们中的许多人还是带着旧式军队的思想,行军作战的第一目的是保存和增长实力,扩大队伍和地盘的面积。但求少些损兵折将,哪管友军水深火热。部队间和将领间,少有信任支持,常存猜疑排挤。至于主义、信仰和人民,抱歉,那在单子上的排名相当靠后。邱李兵团始终未能救援黄兵团,除了华东野战军在徐东阻击得力,自然也有他们保存实力,贪功惰进的缘故。正如黄百韬绝望地感慨的那样:“这个邱疯子谎报什么徐东大捷,把青天白日勋章骗到了手,可现在和我们近在咫尺就是不靠过来!”此外,无论是战事初起时白崇禧临时拒绝指挥,或是傅作义拥兵自重,不听指挥,都可看出这号称雄兵百万的国军,这号称“三民主义,吾党所宗”的国民党实在是名不副实。道一句“一盘散沙”也许过苛,但借一句“大珠小珠落玉盘”总不为过。加之蒋介石每当关键时候总是直接干预指挥,这干预往往又不见得高明。所以这些都堪称一时豪杰的珠玉们,终究遇上了更加先进、更加团结的对手,终究难以长久闪烁。这先进指的不是训练和装备,而是思想信念上的层次压制。为了人民而战和为了私利而战,胜利的天平,早已开始倾斜。
人民军队为人民
与黄百韬的喟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平同志战斗时的动员时的一句话:“只要消灭了敌人南线主力,花多大代价都值得。不要说你们一个纵队,就是中原野战军拼光了,其他各部队照样过长江解放全中国!”每次重温这段画面,都是胸中热血如沸!这大概是高下立判一词最生动的诠释。无论中野还是华野,都是党的军队;无论刘伯承还是陈毅,都是共产党员!拥兵自重,各行其是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组织原则下是不可容忍的,也是无法想象的。我们的党和军队总是和人民站在一起,“人民军队为人民”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时刻忘的行动指南。杀敌、占城和扩军从来都不是目的,创造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世界才是不懈追求的目标。“人民子弟兵”是一个亲切又沉甸甸的称谓,“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早已经写入了我们党和军队的基因里。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直观地看,我们赢在了组织纪律上,赢在了协同作战上,但究其根源,我们赢在了信仰上,赢在了人心的向背上。陈毅同志和邓小平同志借一首诗歌聊起他们的旅法岁月的那场戏令人动容。小平同志笑道:“我们的大诗人,请给我们朗诵一首,我洗耳恭听。”接着,陈毅同志念了一首年轻时离法回国时做的诗歌,两人悠悠谈起了少时故事,气氛活泼,看来饶有趣味。微笑过后,我思绪遐远:陈邓二位同志在带着救国救民理想离开故乡远赴欧洲时,分别只有十八岁和十六岁。在片中已经成为指挥千军万马的军事家的他们,也不是天然就渊渟岳峙,功勋卓著的;也不是天然就是身居高位,统领千军万马的。他们也曾年轻稚嫩,也曾是年仅弱冠,异国闯荡的热血少年。斗转星移,鬓边已斑。但热血未冷,理想仍新。他们在当时和此后始终如数十年前那般心怀天下,当得起一句“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也正是这份胸怀,让人民站在了中国共产党这一边。陈毅元帅的名言“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独轮小车推出来的”正是这场战役胜利原因的生动阐释。
斯大林同志这样评价淮海战役:“60万打败80万,奇迹,真正的奇迹!”其实,不仅是淮海战役,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不也恰恰是充满奇迹的百年吗?我们创造这一系列奇迹的原因,我想便是这一份“男儿到死心如铁”的奋进,和心中那永不褪色的理想信念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