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啸山庄》观后感
在阅读完《呼啸山庄》的译文后,旋即心血来潮地观看了搬上荧屏的电影,此举有两个缘由。一来,在百度百科里,关于《呼啸山庄》的词条被收录了43个,除去“艾米莉·勃朗特著长篇小说”这个义项外,其他均是图书或影片,三十一个版本的图书,十一个版本的影片,从1939年跨越到2022年,在这83年里,人们对其关注度不减自然其热度不减。不同译者、不同编剧、不同导演对《呼啸山庄》会有各自的理解,而我好奇这些读者阅读后对其所作的诠释或演绎,因而想探究一番。二来,艾米莉·勃朗特这本《呼啸山庄》情感细腻、人性深刻,经得起细细揣摩也值得反复观看。刚看完译文后写了读后感回忆,觉得自己好像遗漏了些什么,因此想回想一番。书籍译文也好,电影剧集也罢,版本都太多,而“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读者心中都有其各自的见解,无所谓对与错,因此未过多了解每个版本,而是随便挑选来看,图书阅读的是2021年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电影观看的是1992年英国彼得·考斯明斯金执导的。
在20220909《呼啸山庄》读后感中已对故事简介和人物形象做了比较详细的叙述,在此不重复提及,这篇观后感主要讲讲观看完这部影片后的一些感想。
观看完《呼啸山庄》这部电影后,最大的感觉就是感触大打折扣。
其一,鲜少阅读完书籍后还去观看影片,记忆中书籍+影片的观看例子屈指可数,印象中只记得有动漫《七龙珠》和剧集《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其他的则少之又少,通常情况下文学欣赏模式都是比较单一的如《水浒传》只看过书,《西游记》只看过电视剧。这次,因为心血来潮阅读完书籍后接着观看了影片,反而让我产生了相对强烈的对比感,我会觉得,书籍给读者的想象空间比较大,因此这种文字的艺术表现形式对读者的感触比较灵动和开放,影片给观众约束空间比较大,因此这种视觉的艺术表现形式对读者的感触比较束缚和封闭。
其二,阅读完书籍后,脑海中会有自己所设想的画面和感兴趣的点,比如一些有趣的对话,比如一些细节的刻画,比如一些丰富的表情等,文字会给人物形象的这些刻画赋予灵活性,进而在我脑海中浮现。而当《呼啸山庄》被搬上屏幕,一来,不少我关注的点被删减,比如一些有趣的对话,而那些对话可以侧面体现人物角色,此外,不少细节也被遗弃,觉得很多剧情本应这样走但却被略过,因而在观看电影的时候会有一种急于推动剧情以完成收尾的仓促感,当然,这是不同艺术演绎方式所带来的局限性,电影不可能将所有书籍中所描绘的细节照搬不误地拍摄出来,因而我能理解,只是可惜我觉得可以加分的点没被纳入其中;二来,在彼得•考斯明斯金的这部电影中,我感觉不出凯瑟琳的傲慢,任性,粗鲁,无礼,执拗,也体验不到约瑟夫的恶毒阴郁和挑拨离间,感触会受到演员的影响,一些微表情没有被演绎出来,而一些异样的情绪又被增加进去,也觉得荧屏上的人物反而没有书籍上来的生动和鲜活。
总之,相比书籍,故事的细腻度会被降低,复仇的愤懑度会被弱化,情感的深沉度会被削减,人物的形象会没那么饱满。
不过,在观看电影的时候也有一些其他的感触,比如艾伦•莱莉,一个先后当仆人和管家的故事叙说者,能在电影中深刻地感受到这个人物角色更像一个旁观者和领命者;比如哈里顿,透过演员的演绎,能看到他身上透出的那种缺乏教育的呆萌、憨厚、笨拙、慌张、局促、恼羞成怒的感觉;比如故事拍摄背景,会让人觉得肃穆、萧条、孤寂,这轰轰烈烈的爱恨情仇跟周遭景观显得不太贴近,但这种不贴近反倒会让我觉得这凸显这个故事是出凄惨的悲剧并且更符合《呼啸山庄》这个书名的意境。
观后感,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