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共和》观后感
历史神剧《走向共和》,播出一季后就禁播了,甚至原本60集的电视剧,却删掉了最后孙中山先生宣讲三民主义的那一集,究其原因不可说。
前后大约三十年的跨度,把大清朝从甲午战争开始到最后灭亡的过程,基于史实的戏剧化了,虽然有很多悖于事实的表现,然而这部剧依然是历史剧排名历史第一的江湖地位。导演张黎的另一部剧大明王朝1566,排名第二。
不同于以往历史剧的脸谱化,剧中几乎每个人物都合乎情理的表现。电视剧从李鸿章的一顿饭开始,北洋没钱的不急,因为这么多年一直是靠东拼西凑。日本崛起不急,船到桥头自然直,要顾及的地方太多了。可是鹦鹉生病了倒是最急的,因为那个涉及到唯一的主子慈禧太后。剧中李中堂呕心沥血,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初衷,和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现实,勾刻出了中堂有心无力却也只能缝缝补补的无奈人生。观众甚至感慨道年少不知李鸿章,长大方知真中堂。然而史学界吐槽该剧的一点在于过度美化李鸿章。我只能说从为官清廉这个角度讲,李鸿章不是什么清官,相反为了适应晚清的官场,他跟盛宣怀没少贪。然而国家在这个时候要的是海刚峰那样的刚正不阿,还是李鸿章这样能够解决问题的政治人物?只是违反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传统认知,便认为是大逆不道吗?北洋没钱,军饷没钱,实业没钱,这样的社会让那些刚正不阿的人怎么活得下去。李鸿章面对梁启超时候说的那句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也是对时局无奈的解读啊。
说到北洋没钱,传统认知便是把北洋的钱拿去修了颐和园和圆明园。慈禧作为晚晴实际意义上的掌权者,她并非不希望国家好,并非不能接受改革。但是她的内心有个认知,个人认为这是导致晚清改革失败,甚至直接亡国的原因。作为这一点,我个人认为晚清的孱弱,慈禧还是最大的原因。在她的内心,是先有家,再有国。大清朝是她爱新觉罗家的,然后才是大家的中国。所以任何改变,都必须保证这个国家还是爱新觉罗家的。这样格局的领导人,是很难作为一个领袖带领大家走出困境的。所以改革失败, 改制失败,最后只能革命。而这一切失败的源头,便是以慈禧为首的所谓保守派,一直要求如果改革,这个国家也必须姓爱新觉罗。所以这个国家一切都是自己的,我想干啥都是应该的,你们所有人都是为我服务的。所以我要过60大寿修园子,我要保证对这个国家的掌控力,我要保证君主立宪后我依然是那个说了算的人。所以这样的世界怎能不走向共和。面对八国联军最后的通牒,可以杀100多个大臣,但是也要保证这个天下还是爱新觉罗家的,还是她说了算。保皇派最后看着时局,也是哀叹国家不争啊。
自李鸿章走后,袁世凯便走上了政治前台。对于他来讲,没有国家主权意识,只有个人私利意识。国家怎样无关痛痒,他袁世凯怎样,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哪怕他有情有义的对待曾经救过自己的妓女,但是在政治面前,一切都是自己私利。可以骗着溥仪孤儿寡母去跟革命党谈判,可以为了自己的总统位置,一而再再而三的陷害革命党人。再多的笔触用在晚清最大的投机派身上都是一种浪费。出卖维新派的是他,出卖保皇派的是他,出卖革命党人的是他。出卖天下国家的也是他。
电视剧好像在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便是,大清朝经历了所有的尝试,由于领导人的眼界,私欲等问题,最后革命才是唯一的道路。有杨度,宋教仁,孙中山这样的理想主义者的实践。这样走向共和才是唯一的出路。然而,也正是革命党人这样的理想主义,导致了自己的性命不保,政权被北洋军阀的窃取。孙中山充满理想主义的操作,让袁世凯,段祺瑞这样以一己私欲凌驾于国家利益上的人,一次又一次的掌握了中国的命运。时间的最后来到孙中山先生对于自己革命理念的阐述,三民主义。这才是国家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