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观后感
在暑假, 院线上映了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 第一次与它相见,是在朋友圈里。大家都纷纷转发这部电影并评价道“很感人”。我因为小学初中语文学起来很吃力,对以古人为题材的(特别是以唐朝诗人为主角)的电影有些距离感——疑惑“我是这部电影的目标受众吗”。第二次与它相遇,是在香港看《悲情世界》时的映前广告。很吃惊面对香港观众,宣传片依然用普通话而非配音的粤语。坐在被钢筋水泥森林包围的电影院里,看到大荧幕上描绘了夕阳下辽阔稻田场景——我有些向往《长安三万里》的世界了。可惜那时在内地已经快下架这部电影了。第三次与它相遇,是它上线流媒体了。我终于可以在电脑大屏幕前看到这部电影。
一是主角是高适而不是李白。在观影前,我对这部电影的期待是“以李白为主角讲述他的一生”,但电影开头却把镜头对准远在边疆的老年高适,并用回忆的方式展开了高适的一生。李白在高适的故事里,只是份量很重要的配角。这跟语文课本中描绘的“唐诗宇宙”很不一样。在我心中唐朝诗人top的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等等,高适好像不那么有名气。但这部电影让我重新认识了高适这位了不起的历史人物,角色形象很深厚。年轻高适居然是口吃?!他跟李白还有恩于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将郭子仪?他年老时还是朝廷的重要大官!听起来像是唐朝稳健的长期价值投资主义者。电影名称长安三万里,指的是高适向往唐代政经文中心长安,但常驻扎在边疆,一生的坎坷经历吧。
二是“唐诗宇宙”中的形象非常鲜活。随着剧情的发展,语文课本上的那些“老熟人”的名字不再是印在白纸上的冷冰冰文字了,而是一个个生动的形象:李龟年、杜甫、王维、孟浩然……最美妙的是,剧情主要是线性叙事,重要诗人在高适的时间线里一个接一个地登场,有的年轻,有的年老,都很生动,形象很具象。我一边赶感恩“念书时已经背了很多诗词,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共识”,一边感叹“要是念书时看到这部电影就好了,也许会爱上古诗词”。
三是经历背景与诗歌创作密不可分。剧情中,年轻李白在崔颢的诗面前表现得很自卑(啊原来我心中的唐诗top1诗人也会自卑)…崔颢的《黄鹤楼》确实写非常得好。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寥寥十四字,已呈现一副浩浩荡荡的江景画面。还有李白被大赦时作的诗《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上学时光顾着死记硬背了,全然没有机会了解李白作诗的心境,现在(观影时)才体会到大诗人李白那种如释重负、重拾自由身的大好心情。高适和李白真的很爱武汉和扬州。
四是人物建模很到位。年轻高适与年轻李白的初遇见,颇具戏剧性。描写年轻人相扑斗武时,上半身比较健壮看上去好像可以马上去参加奥赛似的(笑),但下半身很弱小。哎呀呀,难不成建模的老师也不喜欢练腿吗,哈哈。二十年后李白入长安,从一个有才气的商贾之子变成了京城长安的座上宾,再与高适搏斗时,身材已经走样,大不如同期的高适了。安史之乱后与两人角色对立,好虐。高适还是坚定地走效忠朝廷的路,带兵打仗恪守自己的信念,保持一个将军应有的体魄。而李白锒铛入狱后,身材变瘦小了很多。
深夜看完《长安三万里》,这就是一部大唐版的“人类群星闪耀时”啊,动画效果优质,打戏部分也很流畅,裴十二和高三十五打斗镜头和剪辑很绝,裴十二的“绕枪软剑杀”太帅了。
电影围绕高适和李白的情谊故事展开,或明或暗牵引出了李唐盛世多个文人墨客的命运结局,他们短暂一生中的时运不济和命途多舛成为了他们生命的厚重底色,也应了“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当沧桑便可工”的诗歌解语。唐诗在历史和文学有如此之高的意义,可能也在于它展示了文人墨客根据自我认知活着的丰富境界,有李白的洒脱自由,有高适的大器晚成,有王维的诗画合一,甚至也有杜甫的清醒现实。当时看到岐王府里孩童杜甫俏皮出场、青年杜子美抬手作揖,想到后来他孩子饿死、病榻他乡的生命旅程,杜工部也完成了从壮年“会当临绝顶,一览纵山小”的豪气冲天到晚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悲怆落寞的转变,命数是生命逃不过的诅咒。
说回高适和李白,我想电影这样构思剧本正是突出一个对比,高适坚持的传统生命意义VS李白信仰的自由洒脱不羁,这是两种不同人生活法和生命意义的对抗,高适就好像我们普通人无权无势、才华普通、默默无闻、独善其身,一心想重振家业、出人投地,但是却屡屡破败;而太白呢,恃才傲物,洒脱不羁,他想要凭借才华摆脱商贾后代的低微身份,他也想建功立业,但是依着自己的性格和能力,最后却沦为朝堂之上的诗歌吉祥物,极乐之宴上写给杨贵妃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成为了他仕途的最后辉煌。李白对于生命是理想当然的,高适对于人生是现实残酷的,通过他们两个人我们看到了生命本质的不同折射面,李白可以不管不顾地写“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高适不行,他的责任他的阅历他的价值只允许他写“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的纪委监督文学。但这两种人生是割裂的么?不是的,高适也羡慕太白的洒脱不羁才华横溢,李白也怀揣着对高三十五侠客行般的神往,这样的对比也折射出了一种清醒的自我认知。不同的生命经历,不同的价值取向,却同样丰富了生命和认知的维度。有时候我们也需要李白的不管不顾,有时候我们也需要高适的坚持坚守。
当李白大声吟唱“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时候我突然泪目。人到中年,对于时间和命运也有了截然不同的认知:少时读诗,惊艳于韵律和意境;如今吟诗,感慨于嗟叹和留白。每个人都在一步一步地积累自己生命的厚度,在自己的命运轨迹中欢喜与悲哀,人到晚年,静坐回思,也有着自己对于生命和命运的了解。那个时候,我们也会用自己积累了一生的经验价值观念和感性去叩问人生之门,仿佛是真诚地准备了一场奢华盛宴珍馐命运却得不到有关时间、历史和意义的回复,好像坐宴空山一般面对虚无。那一刻,不要沮丧难过悔恨,接纳自己,对自己说:人这一生走的不是命运的路,走的是自己心里的路。
李白是何等潇洒之人,也是要追求功名的,高适一心保家卫国,扬高家之名,也得先谋得一官半职。这个电影告诉我,不但多么清高,多么放荡不羁,古代的文人墨客没有不想走仕途的,当官才是他们最大的追求,这种心态在现代人看起可能有些舍近求远,因为他们只需写文就可以名芳千古了,千年之后人们还记得他们的名字,还在背诵他们的诗文,这是保等的荣耀!而他们同时期那些成功的仕途者们,却要靠着与他们的一些交集才能偶能留下自己的姓名。如果李白能看到今天这个样子,会不会觉得自己努力错了方向?汝应该写出更多诗才对,而不是想方设法去当官,为了当官,我可是差点赔上自己的性命的。
浪漫主义的人是难在仕途中混的,你才华出众,你天马行空式的头脑帮你写出那么多想象力丰富的作品,你再做到官场中的心思慎密,滴水不漏就很难两全了,所以人不能既要又要,李白一定是不知道这点,所以他才苦闷于不被重用:我的文学才华已经名扬四方,为什么就不能在官场上得委以重用?
李白可能不敢承认,写作和当官是两个方面的能力,不能互通有无,而且他在官场上的郁郁不得志也助力他写了不少好诗,比如著名的《将进酒》,如果他一帆风顺,他哪来的真情实感写出这样的诗句?
高适就很均衡,他既有自己的事业,也有自己的作品,人物形象正直又不失智慧,是主流社会喜欢的样子,他的诗也有流传甚至广的,只是不象李白大火作品无数。当然,也可能是人们更喜欢失意者的作品,因为更有共鸣,因为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所谓失意的时候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