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杀》观后感:一点不专业的影评
《默杀》的背景建立在一所校园霸凌频发的女子中学,故事围绕被霸凌者陈语彤(小彤)和林惠君(惠君)以及四位霸凌者展开。
与其把这部电影归为悬疑类电影,我更愿意将它称为反映社会现状的作品,因为它想表达的主题非常明了:校园霸凌以及其他相关病态的存在,电影中出现的有家暴、性侵、贿赂/威胁、病态的家庭培养方式、弃养以及我们最常见的也是我们最视而不见的---忽视。
当我们忽视了“忽视”这一概念的存在时,它的概念就已经被很好的阐述了。
小彤的母亲李涵对其存在长久的肢体虐待,通过徐妈妈我们可以得知整栋楼对此已知晓甚久。虽然虐待的镜头不多,但我们仍然可以相信李涵这一角色符合圣奥尔德对于“心灵杀手”典型表现的描述:通过引诱、过度刺激、残骸、漠视和忽略,有以损害儿童的身份独立、生活乐趣和爱的能力。原因可能是持续的家暴,与校长的不正当关系,以及后来丈夫的死让她产生了大量的焦虑,通过肢体虐待的方式将这些焦虑暴力的放入小彤的身体从而缓解。
而小彤的父亲陈明章也是如此,通过提前一天回家创造出李涵不在的空档,从而在浴室性侵小彤,从而直接导致小彤杀死了自己的父亲。
李涵因聚会穿着问题而被陈明章怀疑不忠从而家暴,忍无可忍决定用刀了结,但在刚到家时却发现陈明章已被小彤用剪刀伤至颈动脉,最终流血过多死亡。电影中的这一幕,看似只是解答前文铺垫的线索,但我们可以深挖出很多东西。
在儿童虐待中,身体接触通常被用来满足成人的性欲倒错。成人之间性交的幸福成果,有时候是一个生命的诞生;而成人与儿童的性交,结果往往是一个孩子的死亡。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小彤在画上画的是自己被埋在金桔树下,但现实中被埋在金桔树下的是陈明章,因为随着母亲把死去的父亲埋在金桔树下时,站在一旁看到全程的小彤也随之死去了。
电影中小彤杀死陈明章后说的理由是“让李涵获得解脱”,。儿童可以通过特定方式判断自己的父母是否为足够好的父母,例如观察他的思想和情感是否被系统性的否定和忽视。在李涵以保护小彤不受侵害为理由的长期肢体虐待中,李涵被视为一个“好”的客体的概率有多大呢,出现的镜头也只是冰山一角。在电影末尾部分,剧情揭露了林在福配合小彤演了一出“劫持”戏,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让小彤获得“自由”。如果小彤真心想帮助李涵,为什么又要大费周章逃离她的身边呢?
说到自由,我们可能联想到关押数年的犯人出狱时的感受,但在电影中,小彤逃离的就是名为“家”的监狱。对于感知到创伤和经受创伤的人会有一种逃跑冲动:一种回避,否认以及对无法忍受的事物视而不见的冲动。受肢体虐待的地方,是家里;被父亲性侵的地方,是家里;母亲把父亲埋在地下的地方,是自家院子,一切早期创伤的来源都指向这个“家”。
林在福帮助小彤逃跑的理由,看似是报答小彤当年告诉了自己女儿(慧君)死亡的真相,个人更倾向于一位合格的父亲的选择。从电影中穿插的片段我们可以得知,林在福与慧君的生活十分幸福,父女关系融洽。从报答的角度来说,林在福帮助小彤杀死了四位霸凌者,已经完成了目的,但从他在与李涵对峙时一直强调的“小彤已经死了,我把她埋在了花坛里”可以看出,林在福不仅知道小彤的父母对她的所作所为,也知道陈明章被埋在金桔树下,更是作为一名合格的父亲对于小彤父母的蔑视。
林在福在最后从楼上倒下,以十字的方式落地身亡,完成了为女儿报仇的心愿和对自己女儿最好的朋友的救赎,也是杀人偿命这一基本道理的遵循。
对于电影结尾的彩蛋,也就是小彤在看守所内唱歌,做过多的推断是毫无意义的,因为真正的含义取决于导演本人。正如同我对于心理动力学中释梦技术的看法:并不是否定的观点,而是治疗师对于梦境含义的种种解释建立在种种的看似可行的可能性之上,至于哪种解释是“真实”的,取决于梦的主人,否则都只能算作“解释的通”。
虽然不建议过度揣测,但我们还是可以做出有意义的解释,就像这部电影从头到尾想表达的:对于校园霸凌的正视、对于忽视的憎恶,以及对原生家庭的关注。
所以我个人对于片尾彩蛋的解释既不是小彤故意隐瞒(会说话)从而诱使林在福杀死四个霸凌者最终获得自由,也不是小彤因为幼年时期遭到巨大的创伤从而导致的失语症,在获得自由离开了痛苦的环境后得到了痊愈。
而是,不管会说话还是不会说话,我们都一样。特教班成立的初衷是让有缺陷的孩子,不是让那些所谓“正常”的班级去歧视的。何为异常(abnormal),是我长久以来思考的一个问题,它应该是一个独立的定义,而不是依靠正常(normal)的对立面来区分。
最后的最后,就如同7月15号《默杀》霸凌者的四位演员在福州巡演所呼吁的:“我们四个角色看起来有很大差别,其实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所有人的原生家庭都出了很大的问题。我们把这个角色饰演好,希望能让更多的家庭意识到有这个问题去解决,避免出现电影中的类似事情。”
比起仅仅把《默杀》当作一部被霸凌者反杀四名霸凌者的“爽剧”,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看到这部电影想反映的社会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