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东西》观后感
《好东西》豆瓣和知乎的网友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这引起我的困惑,为什么这部电影男女视角评价这么极端分化?周末找片源看了一下,发现并没有刻意的冒犯谁,但是两性的观影感受确实不一样。
我不太想发表意见,但是作为豆瓣中度用户的我,我感觉此片豆瓣评分好像不值得这么高。
《好东西》中赵又廷不止一次说过,这是结构性问题,但是没把话说的那么明白,但是观众已经理解到了,就是当今社会对女性有系统性歧视,女性不自由。男性吃到了性别红利。
这合理吗?
畸形的女权认为她们是被统治群体,是被掌权者(男性)剥夺了某些本应该有的选择,这是对她们的压迫,她们就会以阶级斗争为纲,把自己生活中遇到的种种不顺都归因于外部环境,以甩锅的心态来看待自己人生的失败,毕竟把锅甩出去了,就不会影响到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感,自尊就会得以建立起来。自己是女性,自己就是天生的弱势群体,弱势群体就该团结起来抵抗压迫,这种压迫不光是婚姻制度,也包括职场。
婚姻中,没有报酬的家务劳作和被认为是理所应当的孩子的抚养和照料工作,被认为是一种剥削和压迫,形成的说法类似于“丧偶式育儿”“免费的老妈子”等等,诚然,这与没有体贴之心的丈夫有莫大的关系,但是她们其实也没有体谅出门在外挣钱养家的丈夫。
也就是说,不管是婚姻还是职场,自己都是吃亏的那一方,于是这种愤懑无处发泄,就需要异性给予补偿,而那个异性,就很可能是未来的另一半。人为地制造了性别对立和矛盾,造成了社会割裂。
于是乎网络上牛鬼蛇神都涌现出来了,鼓吹什么女性觉醒了,女性一直在进步。
说实在的,谁都想要进步,其实和性别没关系,这又是一个“本质主义”的想法,也就是说把女性当做同质的人群来看待,但是事实是这样吗?
到底是男女之别对思想和认知造成的影响大,还是本身的出身和阶层对思想和认知造成的影响大?
恐怕女性群体内部的想法也是五花八门吧!
抱有这种思想的女性就可以把任何事情泛化到男女有别的立场中。
而真正的强者从不抱怨环境。
选边站是容易的,被某种意识形态所裹挟是危险的。
是男人和男人,女人和女人更具有差异性,还是男女之间更有差异性?如果答案是前者,那么我们就不能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性别,而是归因于同性之间的差异性。卢梭把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分为两类: 一类是像年龄、健康、身体力量这些天生的、自然的不平等; 一类是因为人为设置而导致的道德 / 政治不平等。男人的力气比女人大,所以干体力活儿的主要是男人,这就是自然不平等;贵族家小孩可以受到很好的教育,长大了就能做官,而平民百姓可能连上学的机会都没有,这是人为的不平等。 卢梭说,自然不平等是比较小或者比较基本的;人为设置的不平等才是最严重的不平等。这些话放在 270 年前可谓是掷地有声,这就是普通人的觉醒 ! 而且这也特别符合我们的直觉。
「 天之道, 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
但是人,生而不平等,你会让博尔特和姚明比篮球吗?你会让姚明和博尔特比短跑吗?术业有专攻,有什么样的身体条件,就要去做什么样的事情。
女性催产素水平高,适合养育子女也更有耐心,适合和人沟通;男性睾酮水平高,就适合竞争,不怕冲突,在复杂环境下争夺资源,并掌握权力。那各国政要女性偏少,到底是女性一般不愿意去抢班夺权导致的,还是男性对女性的系统性歧视导致的?这里面有性别歧视吗?
nba 黑人球员比较多,各种奖项拿到手软,你能说 nba 在歧视白人吗?
族群和族群本来就不一样,这种不一样不管是从基因层面不一样,还是后天生长环境不一样,还是人文传统不一样,都说明不了发生了歧视,而只不过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罢了。
怀孕生孩子是女性的生理功能,女性感性思维强,容易有同理心并且人际关系出众善于沟通,而男性逻辑思维比较强,理性思考能力强,假如现在有个程序员的岗位需要招人,假如一男一女同时应聘,在其他硬件条件都一样的情况下,公司选择了男性而不是女性,你能否说女性受到了歧视?
同理,各种体力活,比如矿工,建筑工人男性居多,你能否说男性在这种岗位吃了性别红利?
护士需要对病人耐心,大多是女性,你能否说女性吃到了性别红利?
在某些岗位女性竞争不过男性,能否简单地归因于性别歧视这个简单的原因?
其实哪怕没有任何的歧视,在某个细分领域,男女也很有可能会表现出来系统性差异。这可能归因于身体生理构造不一样,对待事物的兴趣不一样,外部生长生活条件不一样。
每一个细分领域,能否实现全面的绝对的平等?
职场上面,是男人抢了女人的职场选择和晋升的机会吗?蛋糕就这么大,到底是男人抢了,还是公司本身就没有符合劳动法,从而对有哺乳需求的女性出现歧视等行为?是公司造的恶还是男人造的恶?男人应该为此背锅吗?如果公司领导是女性,不去招女员工,认为女员工怀孕影响公司绩效,那么还能把性别红利归于男性吗?难道不是应该去让国家去重点改变公司,遵守劳动法吗?
如果每件事没有做成都可以拿性别说事,就陷入了一个怪圈中,毕竟这样的甩锅是轻松的,令人愉悦,毕竟每个人也不可能去做变性手术,然后改善自己的处境,那既然客观原因没办法,就不用去做改进了,自己也获得了心安理得。
而乐于挑起性别对立的短视频号,公众号,电影电视剧,明星脱口秀,他们赚的盆满钵满,因为他们就是靠着这个引流获得关注,给粉丝洗脑,然后去接广告赚代言费的,她们在吃人血馒头。
但是她们从来不这样说,言必称“女性觉醒”。她们是第一批觉醒的人。
难道五千年以来中国女性都睡着了?用得着她们把你们叫醒?
人人生来即戴着枷锁,小时候父母会教导女孩要以后长成淑女不然嫁不出去,要温柔体贴会照顾人。
父母会教导男孩不许哭,要坚强,要勇于面对困难,做个男子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获得胜利,才能娶到好老婆。
你需要摆脱这样的枷锁吗?这难道不是性别的出厂设置吗?
婚姻制度是对女性的枷锁和压迫吗?如果没有婚姻制度,大概高富帅就会播种播到自己不能生育为止,无节制地掠夺性资源,因为分手对他来说,没有退出成本,精子几乎是无限的。而对于每一个做着上迁婚梦想的女孩,就会被这样的渣男骗,因为行骗的成本太低了。这样受害的是底层男性和无辜女性,获利的是精英男性。久而久之底层男性失去生育权就会揭竿而起,无辜女性没有申诉渠道。只有婚姻制度设置退出成本,才能让这些精英男性老老实实地回归家庭,否则生物的本性会让他们继续寻花问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