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骑红尘 一生坦荡
——《长安的荔枝》观后感
四川省简阳中学语文组 胡英
我当逐明月枕清风,一身坦荡如城门少年郎。我当工有所偿,学有所用,无人欺我无依傍。——《庙堂之外》
才女唐恬在继成为《孤勇者》《人世间》《如愿》的词作者之后,又提笔写下电影版《长安的荔枝》片尾曲的歌词,其原创本色再次让人折服。带着对她的歆羡和对文学鬼才马伯庸的好奇,我走进影院,电影《长安的荔枝》就将镜头对准了一位老实巴交的九品小吏李善德,在这“一骑红尘”背后,演绎出一段关乎勇气、友情与坚守……一生坦荡的传奇。
勇气——冲破黑暗的破晓之光。
李善德身为底层小吏,身着象征低微官阶的青袍,却意外被卷入运送鲜荔枝的艰巨任务。这本是权贵们为取悦贵妃随意抛出的难题,在官场同僚眼中,是避之不及的烫手山芋,如刘署令等人为求自保,将其推诿给李善德,尽显自私与怯懦。可李善德偏凭着“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会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这般无畏的勇气,毅然踏上这看似绝无可能完成的运荔之路。岭南荔枝园主阿僮,同样勇敢无畏,面对经略府的压迫与不合理规则,她挺身而出,积极协助李善德,为守护家园与族人,毫无惧色地与恶势力抗争。
放眼当下,勇气的赞歌从未停歇。“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中国科学院大学工学博士黄国平在博士毕业论文中一句致谢的话,打动了很多人。1987年出生的黄国平经历了许多生活的艰难,但他却从未被这些困难压倒,坚持求学奋斗,探索人工智能领域里的新天地。2025年,无数科研工作者投身于攻克关键技术难题的征程。在人工智能芯片研发领域,面对国外技术封锁与行业巨头的垄断,年轻的科研团队勇挑重担。他们在实验室里日夜奋战,经历无数次失败与挫折,却从不退缩。就像李善德一次次尝试荔枝保鲜与运输方案,这些科研人员凭借对未知的探索精神和对科技报国的信念,努力突破技术瓶颈,为我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开辟新路径。
友情——困境中最温暖的依靠。
在李善德被坑领到艰难的运荔任务中,真挚的友情成为他最坚实的后盾。杜少陵的“既是身临绝境、退无可退,何不向前拼死一搏?”犹如定海神针,唤起李善德的斗志。商人苏谅起初虽因向家族证明自己的经商能力而靠近,但在共患难的过程中,与李善德结下深厚情谊,他不仅在资金物资上全力支持,更在李善德被众人质疑、孤立无援时,坚定地说出“我信你”,更是在因误会而断绝了交情的李善德等不来接应官船时,携商船出现在满眼红丝、满头白发的李善德面前。荔枝园主阿僮,质朴热情,当李善德心灰意冷时,她诚挚邀请其携家人到岭南,在荔树环绕中寻得生活的安宁,这份情谊无关功利,纯粹而温暖。林邑奴,默默跟随,忠心耿耿,为助真心把他当人看的李善德完成任务,不惜两肋插刀、牺牲自身安危,给予他继续前行的强大动力。
生活中,这样的友情同样令人动容。球台如砚,汗水作墨,书写着赛场挚友的篇章。孙颖莎与何卓佳似并蒂莲,同沐训练馆的灯光,互研球路如共剪春枝;王楚钦与牛冠凯若双飞燕,共掠竞技场的烽烟,相携并进似齐击长空。胜负间藏着“你强我更敢拼”的默契,拼搏中显“败了同复盘”的赤诚,这是竞技场上最动人的并肩。
坚守——黑暗中永不熄灭的灯塔。
身处唐朝权谋倾轧的官场,李善德始终坚守初心与善良。无论是面对权宦鱼朝恩,还是面对杨国忠这样位高权重、肆意妄为的权贵,他都没有为了功名利禄而折腰,没有因惧怕权势而放弃原则。当发现运送荔枝给百姓带来沉重苦难时,他不顾个人安危,毅然进谏,道出“不劳一文而转运饶足,下官以为大谬”的正义之言,以渺小之躯捍卫公平正义。
回归现实,从古至今,坚守的力量同样熠熠生辉。“包青天”——包拯,铁面无私,以无畏气魄怒斩权贵,让正义的光芒穿透北宋官场的层层阴霾;时光流转,在当代,江苏省徐州市检察院的饶本东亦是如此,面对黑恶势力威胁与复杂案情,他毫无惧色,用扎实证据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以坚定信念守护公平正义,成为法治时代的正义脊梁。
“我敬千军万马蹄下的那朵花”,黑暗中回望片刻妻、女的李善德一人一马的疾驰场景永恒定格,自然而然带出《长安的荔枝》片尾曲——《庙堂之外》的那句“逐明月枕清风,一身坦荡如城门少年郎”字字珠玑、句句铿锵,愿我们都能如李善德一般,在时代浪潮中怀勇气之心、携真挚友情、守正义之道,活出属于自己的澄澈与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