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1000字

《浪浪山小妖怪》观后感1800字

发表于2025-08-06 09:06 热度: 作者: 观后感
《浪浪山小妖怪》观后感

周天一家人去看了《浪浪山小妖怪》,看完之后,感触还蛮多的。今天就试着写一写观影感,纯属自娱自乐……

Nobody,四个无名之辈,从故事开始到故事的结尾,都不知道彼此真正叫什么名字。但我知道他们有一个统一的名字:无名。他们都是小人物,就像我们普通人一样在茫茫人海中,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

给我留下印象比较深刻的人物是:蛤蟆精。他原本有一份体面的体制内工作,虽然他被赶出了大王洞,但那个象征着体制的玖玖八一是蛤蟆精的“我执”,这块牌子被一再从蛤蟆镜的腰间摔出来,而蛤蟆精一再揣了回去。虽然他因为他的“有为”犯了错被赶出了大王洞,但他一直眷念着这份体制内的工作。当他在小雷音寺获得了一份更加体面的体制工作时,他却听从了内心的召唤,勇敢地站在了恶势力的对立面,与小伙们共同御敌。整个故事的脉络发展,蛤蟆精的修炼就是放下“我执”。

故事的主角,我觉得当属猪妖。他的人物形象刻画地最为立体,出身贫寒,想进入体制,但体制的大门始终都对他关闭着,求而不得只能靠着蛤蟆精做点编外的工作。因为干活干得太好,惹来了杀身之祸。不得已的情况下,想出了去西天取经的主意。他就像一个走投无路的创业者,好大喜功,但本事却有限。故事特意安排了他带着另外三个小伙伴回家探亲的场景,有点衣锦还乡的感觉。回到家,母亲的唠叨和父亲的坚定支持,都体现了为人父母对于子女发自内心的关心关爱,临走时,老母亲不断叮嘱小猪妖,你要多喝水等等,平凡中处处透露着温馨。就是这样的一个小人物,却有着不畏强权的胆识与魄力,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豪迈性格,以小小的身躯挡住追兵,以身赴死,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四人组的老三,黄大仙。山神庙一个混吃等死的角色,靠着坑蒙拐骗过活,生活完全没有曙光,就是这样的一个角色。骗子会有一个特点,就是话特别多,典型一话痨。他的修炼就是不断磨砺自己,学会闭嘴的过程,那块磨刀石就是他自我磨砺的过程的见证,他将心沉了下来,肩上的担子也就轻了,无言胜有言。当别人都选择同流合污之时,他一个潇洒转身,被隐匿的人生焕发了人性之光。

最后一个加入的对象,大猩猩。与孙悟空的机灵形成鲜明的对比,他简直笨地无地自容。他有着高大的身躯,却有着胆怯的心里。当他学“齐天大圣”四个字的时候,像剧场版的孙行者者行孙的经典场景致敬,也将大猩猩的笨衬托地淋漓尽致。他的身世背景很是凄惨,他的父母被寓意强权的大王洞所害,他没有选择去对抗强权,却选择逃避。就是这样的一个小人物,他却在取经路上不断锻造自我,当他挺身而出KO掉鼠妖到四人组唯一一个不畏强权选择不屈服的人,再在小雷音寺即将被行刑的时候大声喊出“齐天大圣”,他的人性光芒到达顶点,这个时候,他就是“齐天大圣”。

以上是我对四个小人物的人物解读。下面,我聊聊故事的剧情发展脉络。

猪妖和蛤蟆精在大王洞因犯错逃跑了,无路可逃的情况之下,选择自主创业这条路。他们选择是模仿西天取经四人组,他们俩就拉来了黄大仙和大猩猩,勉强组了一个草台班子。这个草台班子从刚开始的四不像,到后面不断摸索,从村里面偷来各种道具、老和尚那里获得了袈裟和狗妖那里获得凤翅紫金冠,他们的形似了。西行取经的四人组本是正义的化身,他们四个小人物从模仿他们的人,再到模仿他们的行为,一路上匡扶正义,惩奸除恶,造福百姓。最后他们身形合一,那个火烧行头的场景,是他们蜕变的见证,抵达了神似的境界。烧掉的不是袈裟、行李、各种名头,而是这些身外之物的枷锁。

他们不是真正的取经人,但此时此刻,已真正成为实打实的取经人。他们靠着从猪妖爸爸那里获得的大招,四人合力与强权正面一搏,而他们也都将自己所有修为都废掉了。最终他们战胜了强权,也是正义的胜利。

虽然他们未取得真经,却修得正心,有了佛心!

再分享一些,我觉得有意思的点。

第一个,小猪妖和蛤蟆精刷缸,两个人刷的最卖力,他们想得到大王的肯定,满心欢喜等待着大王的奖赏与获得转正和提升的机会,喝上一口唐僧肉的汤,结果却是因为刷得太干净,将大王的太爷爷的字给刷掉了,而被拉去砍头。而那些刷其他缸的小妖,因为没刷得太干净只受到小小的责罚。

在绝对权力面前,做是错,不做反而是小错,那干脆就不做呗。这是一种社会价值观被歪曲的折射。

第二个,被惩罚拉磨的场景。小猪妖和蛤蟆精被一个小老百姓所威胁拿捏,被惩罚在那里推磨,还被无情地鞭打。在我们固有印象中,人是惧怕妖怪,而这里用了一种反差来表现了被抓把柄与七寸的可怜处境。

第三个,老和尚赠袈裟。临别时老和尚那微微一笑,甚有深意,我认为这是他在度化四个小妖,引领他们四个小妖走上正途。最后,烧掉袈裟时,阳光洒向了老和尚与他的庙宇,有形的袈裟被烧掉了,而四个确得到了度化。而弥勒佛在被身边童子发问时,他这么一笑,老和尚会不会是由弥勒佛变得呢?这个解读,或许有点牵强。

第四个,见假如来时,如来本与孙悟空相识,但两方都是假货,牵强附会的解释,将尴尬的见面场景展现得淋漓精致,让人捧腹大笑,值得玩味。

第五个,假如来黄眉童子与四小妖大战结束后,现出真身,最后被主子弥勒佛救活,还被赏赐了两件法宝,继续去履行本该属于自己的职责。有背景有后台,倒台后反而还得到更多的呵护,看上去的大错显得微不足道。在权势面前,所谓的公平,简直不值得一提。

第六个,孙悟空看到那面旗帜,拔了四根毫毛赠予四小妖。这个是我想当然的解读:四小妖取经是为了长生不老,而孙悟空的四根毫毛的相赠,恰好让变成兽的四小妖获得庇佑,得到长生不老。或许这里为续集埋下了伏笔……

第七个,爸爸的秘密,最后四人都得到了爸爸的秘密,这种近乎荒诞的手法,好玩又好笑,但为此搭上自己所有修为为赌注,又显得特别悲壮。

第八个,二当家的执念。对假的东西信以为真,且坚信是真的,也算是至死不渝了。天真烂漫的同时,又不觉让人同情……就好像生活的一类人,对于什么东西信进去,不忍搓破真相一样,担心惊醒他美好的梦。

这部电影,有些人会觉得很俗,而我觉得特别写实。电影也好,艺术也罢,就该有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的一面。人处的立场不同,心境自然也不同,看到的点,解释到的深度自然也不同。

最后,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愿大家心向光明,多结善缘……
返回观后感1000字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
  • 上一篇:南京照相馆电影观后感1000字
  • 下一篇:《南京照相馆》电影观后感1300字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