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烂漫时》电视剧观后感
时代楷模张桂梅的故事被搬上银幕,有有趣的台词,有老演员们精湛的演技,加上艺术渲染,这剧让人看了一会笑出鹅叫声,一会泪目,深深共情。
如今年近古稀的张校长,无私奉献,坚守山区二十余年,为贫困女孩照亮人生之路,书写了教育扶贫的奇迹。
理想需要物质支撑,张校长令人动容。近代幼童公费留学,有清政府在支持;现代九年义务教育,是国家在托举。办免费女高,学费、衣食住行都免,老师当爹又当妈的那种,作为一名当时教初中的普通老师,张校长不光想了,还办到了,这堪称壮举。当然了,细想除了张校长自己的工资、奖金和她去拉的赞助,这背后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而想想张校长的处境,人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她不富裕,身体也不好,可她仍为孩子们撑起一把伞,点燃一盏灯,很纯粹,获得国家勋章,她实至名归。
国家有时代楷模,社会不乏正能量。近代救国图存、为国家和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的仁人义士、革命烈士,为国家隐姓埋名的科学家……在波澜壮阔的民族发展史里,这些人撑起了国家的脊梁。除了张校长,众所周知,袁老禾下乘凉梦,水稻专家杨华德援非十余年,又及,最近看到袁氏农业的六十多岁老员工,已扎根非洲马达加斯加17年,教当地人种水稻,并称出去了代表的是国家,有使命感,如此,不胜枚举。时代能看见楷模,能量在传递,在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