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的错误》观后感
命运的看法比我们
比我们更准确
最近,我在电影院里看了由余华老师的小说《河边的错误》改编的电影——《河边的错误》。
这不是一个传统悬疑侦探剧,只是披着一个刑侦的壳子,但整场电影看下来,我们脑中也会被一个个问号填满,就像身处在荆棘迷雾中,不知方向。就如电影中的主角马哲一样,执着于一个答案,却最后深陷其中。
细节
这是一个细节的天堂,一切的真相都藏在那一个个记忆被人忽视的细节中。疯子的病以及和幺四婆婆的关系,斯德哥尔摩症状,异装癖,三等功的幻想,开头小孩的视角给了我们隐蔽的提示。电影以小孩的视角开篇,以幺四婆婆的死作为案件的开始,故事的齿轮便开始转动了。
马哲在河边找到了一个装有磁带的手提包,以此为方向,锲而不舍地开展调查,但最后却牵出了王宏和钱铃的恋情——一个和案件没有任何关系的秘密,以及有着大波浪的女人。偏偏剧情又来了一个大反转:马哲,亲眼目睹了疯子拿着带血的凶器从他面前走过。一切都已明了,疯子就是凶手。而马哲却始终不相信这个真相,始终寻找着他自己以为的凶手。许亮的异装癖被发现,小孩被逃出精神病院的疯子杀害,精神崩溃下的马哲开枪打死了疯子,却获得了一枚三等功勋章。
答案
真实与虚像交织,让人分不清什么是真,什么是假。我曾认为这不过都是马哲的头脑风暴;也曾认为马哲患有精神分裂,他就是案件最终的凶手;也曾像马哲一样固执地寻找自己以为的凶手。这恰恰落入了作者安排的陷阱之中,后来细细品味,却发现并没有真正的答案。
在疯子的眼里,没有对和错,也无法理解死亡的意义,杀死一个人不需要任何理由,幺四婆婆和小孩就失去了生命;而王宏的死,则是不伦的恋情被发现后对世界的绝望,正如他的遗书中所说“你说闭上眼睛就可以忘记现实,可诗歌不是我们的避难所”;许亮的异装癖让他无法忍受世人的评论和眼光,让他选择自杀,却被马哲粗暴地救回来。那给马哲送锦旗后的跳楼,大概就是他对世界最后的抗议;主角马哲似乎也是一个“疯子”,固执地寻找自己想要的答案,牵出了他人一个个的秘密,却在精神崩溃后枪杀了疯子,可笑地获得了一个三等功勋章——一个原来只存在在自己幻想中的荣誉勋章,正是“一直最痛恨疯子,而今自己却成为疯子”。
图片
河边到底有哪些错误?谁是凶手?一切都没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