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子午线》观后感
不喜欢看现在的电视,现在的电视要么是粉饰太平,要么是呈现繁华,要么就是恋爱的甜。而过去的电影,都是直击现实,极其沉重!
今天的抗日剧,被吹捧为抗日神剧,而过去的抗日剧,才真正淋漓尽致展现了一个民族生存斗争的悲壮与残酷。
《战争子午线》故事的背景:
1941年12月8日,日军偷袭美国的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2年夏季,德军突破顿河,直插斯大林格勒;
1942年6月,美军在中途岛重创日本海军;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新的阶段。
在中国战场,日军向中国华北战略根据地发动大规模扫荡。由于八路军亟需医护人员,北平地下党在医院和学校中动员了13名进步青年,由九支队三中队护送前往平西抗日根据地,这就是故事开始的地方。
鬼子扫荡,平民拿起砖头瓦块、斧子、镰刀反抗,屠杀过后血流成河,当真是一寸山河一寸血。
当时为什么那么多的青年学子、爱国志士、工人农民起来闹GM?那是一个什么世道啊!炮弹满天飞,死亡、流血、暴动、镇压是那个时期的常态,中国的社会矛盾在帝国ZY、封建ZY与GL资本ZY三座大山的压迫下,已经是一个火山口,矛盾无法调和。一个16岁的孩子,已经是七年的老兵,其背后,亦是无数的老百姓悍不畏死地反抗,悲壮地倒在血泊中。“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不看历史觉得毛泽东的诗词只是浪漫,而了解了当时的历史背景之后,才明白这真的是写实,“折腰”就是死掉。中国人如之奈何,不豁出性命做英雄,就是亡国灭种。信念这东西不用多么高大上,就是想活着、想有起码的幸福体验地活着、想有尊严有价值地活着,此使命高于一切,活着就要战斗,这就是那时候的人。在血的年代,为了一点米、为了一点药、为了一个安身之所,都要用命来填。
就是有这些可爱又可敬的人,我们才赢了,但最终也B给了ZJ人,此处不言。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虽然穷人生而赤贫,会遭到别人的歧视、驱逐、边缘、掠夺,但每一代都有自己所要面临社会矛盾,每一代都有自己的际遇与机缘,同样为了活着,每个人都应该妥善规划,完成积累和建设,创造历史。就像前辈为了生的权利前仆后继一样,这个方向也是我们必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