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400字

《复活》观后感400字500字

发表于2024-08-16 10:50 热度: 作者: 观后感
《复活》观后感
高二22班赵晨宇、张睿欣、田鑫园



《复活》是列夫·托尔斯泰晚年的一部著作,是他长期思考、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晚年的托尔斯泰力求简朴,努力想要脱离贵族阶级,他希望能够帮助农奴,但是在现实中阶级的鸿沟无法让托尔斯泰和农奴之间达到真正的信任。他普世救民的思想和妻子产生了价值观的冲突,无法得到妻子理解和支持的他最终选择离家出走,病倒在出走的途中。托尔斯泰在这本书的主人公聂赫留朵夫映射了自己的思想,也使这本小说成为了不朽的著作。



列夫·托尔斯泰



观后感
《复活》




1


《复活》观后感

高二22班赵晨宇

《复活》是以一个真实的案件为基础构思而成的小说,表现了主人公的“心灵净化”过程,同时揭露了沙皇专制官僚制度反人民的本质以及教会的丑恶罪行,是最全面、最充分反映列托尔斯泰世界观的终结作品。《复活》是托尔斯泰三大代表作中最晚的一部,被认为是其创作的“最高的一峰”,它没有《战争与和平》史诗般的恢宏气魄和明亮的诗意,没有《安娜•卡列尼娜》的波澜和与不安的骚动,它完全是体现了一位伟人的暮年心灵的稳健和悲天悯人的大气!

作品除去了浪漫主义的萎靡因素,因而整个显出了威力,如同米开朗琪罗的雕塑一般。然而这不是一座普通的雕塑,是一座宏伟的纪念碑。它把19世纪末整个俄国的现实熔铸进去。上面刻有穷人、贵族、狱吏、监犯、革命者、医生、妓女、学生……里面混合了忏悔、怜悯、宽容、无耻、欺诈、放荡……这里,作者唱出了人类艺术最崇高的歌:“我们为不幸者撒一把泪,人世的悲欢感动我们的心。”

黑白的人物,独特的运镜,一个赎罪的故事娓娓道来,人民的困苦,道德的败坏,水深火热的处境昭示眼前,游走于统治阶级最上层,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幡然醒悟“人吃人并不是从森林里开始的,而是从各部、各委员会、各政府衙门里开始的”。奔走在贫苦人民最低层,看到农民挣扎在饥饿线上,他恍然大悟“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和白昼一样的明显,也就是唯一能够养活他们的土地,都被地主从他们手里夺去了”。

聂赫留朵夫的良知复活,他灵魂深处感到自己行为的残酷、懦怯、卑鄙,是如此的堕落、可恶、可耻。他的精神复活,恢复对美和爱的信念。通过向卡秋莎忏悔与赎罪,得到心的涤荡,从黑暗走向光明,以庸俗走向高崇,实现自己罪行的救赎。

真正无私、纯真善良的巨人自省,纠正自己,这无疑也是一种复活。追求真正的幸福。



2


寻找心中另一个自己

高二22班张睿欣

电影《复活》是一部改编自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同名小说的影片,影片中,尼古拉•聂赫留朵夫是一个风流倜傥的军官,他勾引了姑妈家的女仆玛丝洛娃,在她怀孕后无情地抛弃了她,导致她被雇主驱逐陷入贫困。多年后,聂赫留朵夫官再次遇到玛丝洛娃,决定帮助她摆脱困境,在经历战争、背叛和救赎的过程中,他逐渐寻找到心中另一个自己,即精神上的“复活”。

《复活》通过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使我对人生的意义和道德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影片中每一个情节都充满了戏剧性和张力,尤其是聂赫留朵夫与玛丝洛娃之间的关系,从最初的背叛到后来的相互救赎,展现了人性中的复杂与美好。

在聂赫留朵夫救赎玛丝洛娃的过程中,聂赫留朵夫心中的“魔鬼”对他说:“你已经尝试过自省和弃恶从善,可是毫无结果,那又何必再试一次呢?又不光是你一个人,大家都是这样的,人生本来就是这样嘛。”可是那个唯一正确、唯一强大、唯一长存的不受任何摆布的“另一个自己”觉醒了,聂赫留朵夫对自己说:“不论花多大的代价,我也要冲破束缚我的虚伪罗网,我要承认一切,对一切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

这无疑给予我们新时代青年极大的启示。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锉折,遇到心中“天使”与“魔鬼”的碰撞,此时,我们当如何选择?如何面对?其实不必惊慌,人生总需要学习,总需要经历,不必为自己当前的选择与行为感到迷茫、后悔,因为我们总会遇到一些事和一些人,我们将与他们并肩前行,探索世界,探寻自己的内心,我们最终一定会寻找到“心中另一个自己”,那时便是我们更高尚、更坚强、更伟大的心灵的“复活”。

“凡是青草没有锄尽的地方,都是一片翠绿,生意盎然。”是啊,少年,不要埋没心中的善念,不要放弃崇高的道德,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当不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只是向上走,多发一分光,多散一分热,去探索,去成长,去寻找心中另一个自己,去迎接伟大崇高心灵的“复活”。



3


人性与兽性

高二22班田鑫园

“人性中可怕的存在着兽性,如果这种兽性没有袒露出来,而是深藏在所谓的诗意外表之下时,则更加可怕。”何为人性?何为害性?人性是仁亦任;兽性是私亦肆。人类存在的历时渊远,而人性与兽性的较量从未停止。

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复活》中的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就是在人性与兽性交织笼罩下的人物。聂赫留朵夫的自我救赎之旅是他“人性复活”的具象表现。我该怎么形容这个人?虚伪、自私、冷酷,还是勇敢、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似乎都有些以偏概全了。他思想性格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人性丰盈的阶段。这时的他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且甘愿为之献身,他真挚地对姑母家半养女半婢女的卡秋莎,他的情感纯洁而美好。第二阶段是放纵情欲,兽性大发的阶段,尽管卡秋莎百般抗拒,他仍然诱奸了卡秋莎而后又无情抛弃。第三阶段便是人性复活的阶段,“精神的人”战胜了“动物的人”,在法庭上与卡秋莎重逢后,心灵苏醒,认清了自己虚伪的面目,他不要土地,不要仆人,放弃优渥的生活,义无反顾陪卡秋莎一起承担流放的刑罚。

爱不应该是一种施舍,更不该是犯下错误之后的忏悔。真正纯洁的爱是丰盈着人性光辉的。“如果爱一个人,那就爱整个他,实事求是地按照他本来的面目去看他,而不是脱离实际希望他这样那样的。”所以我并不敢确定聂赫留朵夫在“动物的人”时期是否真正爱过卡秋莎。但在人性复活后的他不顾卡秋莎的身份,不顾一切想同她结婚,以及在卡秋莎恢复人的信念后,决心与一个同来的政治犯结婚时,他的爱可能就是一种放手。即使卡秋莎“精神复活”再次爱上他,也为了彼此拒绝。二人都经历了灵魂上的复活,追求那份纯洁的爱,只为爱,不为其他。

人性与兽性斗争,光明与黑暗交替,肉体与灵魂相拥。一朝堕落不可怕,就惧清醒地沉沦。青春年华自是好,似水流年其等闲。愿保留人性与纯洁的爱,丢弃满是欲望包围的兽性。以纯洁的爱追寻灵魂的复活。

返回观后感400字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
  • 上一篇:巴黎奥运会观后感400字
  • 下一篇:《解密》观后感450字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