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兰若寺》观后感
电影《聊斋--兰若寺》中书生蒲松龄夜宿兰若寺,在古井中听蟾蜍大仙和龟仙轮流讲述故事,即“茅山道士”和“莲花公主”:
这两个故事入题有点慢,故事情节也一般,“茅山道士”采用毛毡动画风格,仙风道骨处理的很好,情节和课本一样,“莲花公主”讲一个孩童无意间救了一个蜜蜂公主,闯入并拯救蜜蜂王国的故事,像儿童动画片。
蒲松龄不愿判断两个故事的高下,遂出题“情”字,两位大仙又各讲了个故事,就是“聂小倩”和“画皮”,聂小倩的故事改成了民国背景,宁采臣由书生变成了一名医生,人鬼情依然感人。
不过相对来说我更喜欢“画皮”这个故事,对女主人的刻画很清晰,丈夫读书科考,妻子持家有方,为维护自己的小家,遇到鬼怪也不退缩,在丈夫被杀后,为救丈夫苦寻能人异士,为救活丈夫甘愿吃下道士身上的灰丸,妻子在整个故事过程中的脸部表情,很好的表现出她在不同时间心里所想,面对复活丈夫的忏悔,面部表情坚硬,心如死灰。
蒲松龄依然不肯判下高低
就自己讲了一故事,把电影引向了高潮
书生张于旦遇见爱骑射的鲁家女瑛,一见钟情,随后却阴阳相隔。张于旦在鲁瑛坟前唤起其残魂,助鲁瑛拯救九条生命获得转世机遇,两人约定十六年年后相聚结亲。双方情深似海,都愿意为对方多考虑,转世鲁瑛对爱人无法相认选择垂梁自尽,张于旦奈何桥前救回鲁瑛,在逃离黄泉路上唤起共同的回忆,终结良缘。
二仙自知自己故事不如书生所讲,借口损耗修行,送蒲松龄出井。
蒲松龄在古井中听到的故事,像是梦中泡影
早晨,离开兰若寺,蒲松龄补齐寺庙门口对联:
一方净水由有相处知虚妄
几则乱谭自无稽间见真情
观感尚可,值得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