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台》观后感
笑泪戏台照现实:权力、流量与尊严的生存博弈
一方戏台,演尽人间荒诞。陈佩斯执导的《戏台》以民国乱世为幕布,铺展了一幅当代社会的浮世绘:当黄渤饰演的包子铺伙计被军阀洪大帅错认成名角,被迫登台演出《霸王别姬》时,权力碾压专业尊严的刺目真相,便昭然若揭——洪大帅强令篡改经典戏文“霸王必须过江”,恰似现实中不懂业务的领导随意修改方案,让艺术沦为权力的提线木偶。
这场冒名顶替的闹剧,更是流量时代的魔幻注脚。假霸王大嗓儿的荒腔走板竟博得满堂喝彩,而真正的名角尹正却只能隐忍旁观。当权力为“伪专业”加冕,当盲目追捧掩盖真实价值,影片以嬉笑怒骂剖开当代“劣币驱逐良币”的文化病灶。台下观众盲从的欢呼,何尝不是对热搜造假、人设泡沫的辛辣反讽?
而陈佩斯饰演的侯班主,在枪杆下谄笑周旋、转身却含泪跪拜祖师爷的撕裂,映射着职场夹缝中的生存困境。一句“都是为了活命啊”的哭诉,道尽多少人为五斗米折腰的无奈。黄渤将小人物惶恐求生的狡黠演活,在强权碾压下,他们的挣扎恰似当代社畜的生存教科书——妥协是盔甲,但尊严始终是暗夜里的烛火。
炮火炸塌戏楼时,演员们仍字正腔圆唱完原版《霸王别姬》的壮举,终让影片超越讽刺,升华为一曲艺术信仰的赞歌。废墟中金啸天以生命守护戏魂的傲骨,呼应着陈佩斯七旬之躯亲撞木柱、自扇耳光的赤诚——这不仅是“戏比天大”的行业宣言,更是对浮躁时代里专业精神与初心坚守的叩问。
幕落灯亮,那方染血的戏台早已穿透历史烟云,映照出权力操弄、流量狂欢与尊严坚守的永恒博弈。当职场人从侯班主的苦笑中看见自己,当创作者在金啸天的绝唱里重拾勇气,《戏台》便完成了它最锋利的现实隐喻:乱世浮沉中,唯有紧握专业尊严的火种,才能在时代的狂澜下立住脊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