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400字

《追凶者也》观后感450字

发表于2025-08-24 09:27 热度: 作者: 观后感
《追凶者也》观后感


小郭那张脸越来越有郭德纲的影子了,微表情一毛一样的。

张本煜的口音让我总想问这是内蒙话还是山西方言。

林雪居然是在天津出生的还在天津呆到14岁才去的香港,一口津片子几可乱真

小演员的表情管理太到位了,怂时是真恐惧,天真时是真蠢萌,有主意时着实拧

对曹保平的期望如果是《烈日灼心》、《追凶者也》和《涉过愤怒的海》那个水平,看完本片恐怕失望已经掉一地了。

能感觉导演一直试图在黑色幽默和犯罪悬疑之间找到平衡,天津方言自带喜剧氛围,欠债绑架游走在法律边界,原生家庭不信任的因导致了家中唯一男丁进局子的果,八十万拆迁款是三个子女分还是全部补偿给那个有了污点的孩子也颇有争议,光靠钱就能解决的问题上升到肢体伤害和买凶杀人,事情的走向就越发地不可控,脱缰者也越来越多。

喜剧内容的过度涌入,是这部电影最明显的问题,也是它与曹保平过往作品最刺眼的分野。不是说犯罪类型不能掺喜剧,《追凶者也》的黑色幽默,是贴着人物与现实生长的, 但《脱缰者也》的包袱则是硬塞的,这种过犹不及的包袱填充,使电影在开始不久便失去了地气,种种脱离现实根基的设定,没等故事铺开,就先撕碎了它的真实性;所谓的 “时代风格” 成了表面文章,为幽默量身定做的夸张造型、刻意摆拍的复古背景,非但没贴上现实,反倒让故事莫名其妙。

影片采用多线叙事,除了马飞与外甥的绑架主线,还穿插着二姐的离婚抚养权争夺、黑帮团伙江湖恩怨、马飞与矇矇的情感纠葛等支线。这些支线彼此间缺乏真正的勾连,导致后期逐渐走向混乱。剪辑上的跳跃皆在服务于所谓的喜剧效果,而天津地域文化的融入,方言带来的新鲜感并没能持续太久,地域最终沦为了浮于表面的包装,而非故事生长的土壤。

上映第一天排片只有4.1%,收进来300多万,票房脱缰恐怕很难,赔个底儿掉也未可知。
返回观后感400字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
  • 上一篇:《无名指》观后感400字
  • 下一篇: 南京照相馆观后感400字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