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照相馆》观后感:心灵的叩问
走出电影院,心情久久无法平静,那一幕画面像烙印一般深深刻进心里。137分钟的电影,更是一场直击心灵的叩问。
《南京照相馆》把我拉到那个1937山河破碎的南京城,影片以南京沦陷后的吉祥照相馆为核心,将中心对着一群在乱世中的平民,邮差苏柳昌为了活命冒充学徒,唱戏的毓秀,坚毅勇敢,照相馆老金,心怀正义,还有在良知与求生之间徘徊的翻译官王广海。被迫洗照片给日本人的他们,本以为只是换取存活机会的无奈之举,却不知显影后是日本屠城的血腥罪证,这些画面也唤醒他们心中的愤怒。
邮差阿昌的转变令人印象深刻。最开始他只是一个胆小懦弱的邮差,面对日军时恐惧到颤抖。可看到同胞们的悲惨遭遇,尤其日军残忍的杀死无辜婴儿,让毓秀抱着婴儿去拍“全家福”时,他内心的火被彻底点燃,开始勇敢地与日军抗争,不惜一切代价守护罪证。
日本摄影师伊藤用照片记录着日本人的血腥,却因为会影响日本的国际名声而逼迫老百姓拍照片,镜头前的老百姓挂着眼泪强笑,这让我想到现在还有人妄想扭曲历史,好在有照片底片做证据。
电影中有一幕让我热泪盈眶。众人在拿到通行证准备出发之前,小姑娘说还有很多地方没去过,老金便用幕布展示风景名胜,从北京故宫到杭州西湖,从武汉黄鹤楼到万里长城。大家大喊:“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希望和深扎的家国情怀,而这情怀从未熄灭!
《南京照相馆》的意义远不止一场电影,它更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沉重历史的大门,它是一面镜子,照应人性的丑恶与光辉,它更是一声警钟,时刻提醒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南京大屠杀永远不是课本上冰冷的“30万”数字,而是无数鲜活生命的消逝!是中华民族永远无法忘却的伤痛!
“我们绝不是朋友!”阿昌的最后一句话落下,像是警示一般提醒我们,我们也要像照相馆的人一样守住真相,记住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