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山记》观后感
昨天看了《出山记》感触颇多。说实话这种类型的纪录片让我自己看我是实在看不下去的。但或许是上课大家一起看就也能耐得住性子看完。
《出山记》讲述的是精准扶贫项目在贵州省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石朝乡的开展,记录了2017-2018一年之间脱贫攻坚的巨大发展。
以前对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的政策了解只在于新闻中、微博上各种数字的描述,“这部片子终于让人们看到了数字背后活生生的人和他们的脱贫故事”。
山路崎岖交通不便,老人生病需要被背着翻山越岭至少三小时才能到达医院。“要想富先修路”确是真理。因而易地搬迁、修筑公路是带领石朝乡脱贫发展不得不走的一步。
但政策的落实以及发展往往和实际情况略有出入,一边是大漆村里老人落叶归根的思想使得易地搬迁项目难以进行,另一边别的村落因情况不达标无法进行易地搬迁修筑公路怨声载道。
幸而在基层工作者和乡镇干部的不断努力以及政策的不断完善下,完美实施。石朝乡居民实现了从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转移。
片中有些地方很有意思。人大概生而自私,片中有为了占有贫困户名额不愿搬迁的人,有只愿意修筑公路不愿意搬迁的人,但这些确实很现实,人都是站在自己立场上权衡利弊的。但亦有大漆村党支部书记申修军这样的基层工作者,公私分明,不会因为是亲戚而有失偏颇,工作勤勤恳恳,为政策落实不断做群众工作整理资料以致几天不着家,做群众工作时被村民殴打也不还手而是晓之以情。在写这篇感想查阅资料时还偶然看到,摄制组有次拍到他打着吊瓶为村民写材料的画面,为避免质疑摆拍而未将其剪入正片。
我国也正是拥有这样一大批基层工作者,政策的落地才“看起来”好像轻而易举。不知道自己以后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或许也可能会成为一个基层工作者,那就先暂且希望自己以后也能做到如此吧。
看完影片有幸没有生于贫困地区,虽然自己常常不满足现状,但其实生活的已经足够幸福了,我的起点也很有可能是那些贫困地区人民努力的目标,在众多媒体“贩卖焦虑”的当下,要学会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