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高山》观后感
最近海清主演的电影《我本高山》,在各大影院上映,我和舍友领着大宝去看了这部片子,一是为了修复一下亲子关系,二是为了侧面激发一下大宝的学习动机。看完以后我们也就里面的情节进行了讨论~随后我也在手机上看到了给我推送的这部电影的一些影评评!先说说我的感受吧~
说实话,本人的艺术细胞并不发达,也没有看过多少场电影。我只是浅谈一下我作为一个普通观众的感受!当胡歌(饰演张老师爱人)出来的时候,我确实是跳戏了,我说这对不上号啊!张老师在创办华坪女高时,爱人已经去世了,再后来的情节中,我才恍惚过来,用的是这种情景来表现张老师遇到困难无法诉说时的一种慰藉。另外就是刘雅瑟(饰演付春盈华坪女高的老师)这个角色,在里面的作用是什么?在华坪女高师资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付老师回来任教真的很感动,后期怀孕说是带了个好头,孩子生病请假,再后来孩子们上战场,请辞…是要体现张校长为了孩子们严格要求老师对女老师不友好,还是要表达老师为了孩子们,自己家庭有多难?好像也有点矛盾~
当然,也有让我共情的地方,山英和山月在求学的时候,她们的妈妈是家里唯一支持她们的。我想也许只有过来人,一位母亲,一位女性,才知道什么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希望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有选择的权利,不要像她一样~还有就是这个卢老师,为了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抱负,扎根大山,为了这群需要知识的女孩子们,和女友分手,孩子们用板报手电筒,来感恩老师!另外老师们陪着孩子爬山,引导孩子们山外有山,鼓励孩子们走出去,去见识精彩世界,等高考来临,孩子们上车出发考场的时候,学妹的一句句"学姐加油,学姐加油",觉得生命不止,总有人在接棒,如临其境,震撼人心~~
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然后每个人的观感也不一样,感动的画面也不一样,印象深刻的也不一样,好坏大家自我感知吧!但是,张桂梅帮助大山女孩圆梦的品质,不是一部电影能诠释的淋漓尽致的。就像网上嘲讽张桂梅到现在没有培养出一个清北大学生,还嘲笑只会军事化管理,没有什么兴趣爱好之类的。这些事情不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吗?教育阶层明显,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大山里的孩子的资源是不能能跟一二线城市孩子比吗?师资,家庭~没有可比性,她们能做到今天的这个成绩已经很厉害了,没有必要去抨击。张校长的感人事迹,拖着病体,用毕生精力去奉献教育事业,需要我们每个人去学习的。她为了培养一个受教育的女性,能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改变三代人的命运,让她们远方有灯,脚下有路,眼前有光,去点亮大山女孩的梦想。信仰不变,初心不改,理想笃定~~
最后以这句美丽的校训结尾吧:“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 ,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