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娃娃》观后感
《抓娃娃》这部电影以其出色的票房成绩成为了暑期档的焦点,然而,它所带来的教育思考或许比票房数字更值得我们关注。
影片的剧情充满创意与戏剧性,它以独特的视角和幽默的手法探讨了深刻的教育议题。富豪父母假装穷苦,为培养儿子艰苦奋斗的意志力和克勤克俭的金钱观,精心打造了一个贫困的成长环境。这种“有钱装穷”的套路并不鲜见,但该片立足于中国特有的国情和“中国式父母”的视角,给观众带来了新鲜感。“瘫痪奶奶”的突然健步如飞、勤俭母亲的瞬间珠光宝气等情节,既充满荒诞感又引人入胜,让观众在欢笑中逐渐揭开了这个家庭背后的秘密。
然而,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让人捧腹大笑的喜剧,它还引发了人们对苦难教育的深入思考。电影中父母为孩子营造的苦难环境,在现实生活中也能找到影子。“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种“苦难教育”方式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从积极的方面看,适当的挫折确实能促进个体成长,让孩子在经历苦难的过程中收获抗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如幼儿学步时的摔跤,能帮助他们在日后走得更稳。
苦难教育有其一定的积极意义,能让孩子在经历挫折的过程中收获抗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如影片中这般刻意给孩子“使绊子”的苦难教育,可能弊大于利。更有甚者会让孩子过早承受超负荷的压力,缺乏自信和安全感。
真正好的教育,不是处处满足孩子的“一百分父母”,而是懂得在孩子遇到挫折时,不急着插手,给孩子留出试错、纠错空间的“六七十分父母”。人为制造苦难让孩子“没苦硬吃”,是变味的苦难教育,不仅有碍孩子成长,还会让其对父母失去信任感。
此外,影片也反映了一些现实问题。比如社会中的贫富差距、教育焦虑等。马继业父母为让孩子进入好学校而采取的特殊方式,折射出现实中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和激烈竞争压力。
总体而言,《抓娃娃》在让观众欢笑的同时,也能引发对教育方式、家庭关系以及社会现象的思考。它提醒着我们,教育孩子需要把握好度,尊重个体差异,不能一味地追求苦难,而应在孩子自然成长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支持。同时,也让我们反思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及如何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健康、更有利于成长的环境。就像影片结尾所展示的那样,一家人最终过上了既殷实又充实的生活,这或许是对教育和生活的一种美好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