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成人的样子——《梄山节考》观后感
刷了两天的电影《梄山节考》,日本电影,就是那个海洋中很小的岛国。
小时候读书,书里告诉我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根深蒂固在大脑里。
电影《梄山节考》里说老人到了70岁,就要被送到山里去,让老人自生自灭,这是一个习俗。
艺术来源于生活,虽然艺术高于生活。
用了两天的时间,断断续续看完了这部电影,1958年版和1983年版。故事描写了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十几户人家,贫穷和落后导致村里人为了生存有令现代人震撼的一些生存法则。
直白的说,用了两天的时间,我也没有坚持全部看完,因为不忍直视,可我又不得不看,因为父母年迈,自己也逐渐年龄渐长,再不思考,作为人的一生,要结束了。
我不相信一个人有来生,只想此生做好自己。
只想此生活成一个人的模样。
人,进化到今天,和四足动物的区别,无非就是对老弱病残者的态度不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高等级的人类社会的法则,这也是2300多年前孟子提出来的。
果然,中国有5000年的文明。
也才记得小时候常听老人们之间有一句话:“现在已经很好了,原来还60岁不死,活埋。”
如今,我也才知道,那不是一句玩笑话,是冰冷的漫天飘雪一样的社会现实,如《梄山节考》里最后的场景,在漫天飘雪中,儿子告别了老母亲,把老母亲留在了深山里,老母亲从容赴死。
从容与不从容,都改变不了赴死的命运。
能够改变的,是后人的思考。
感谢日本作家深泽七郎(1914-1987年)写出的同名小说,也感谢将小说搬上银幕的日本导演木下惠介和今村昌平。
这就是艺术在人类发展史上的作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