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500字

长安的荔枝电影观后感550字

发表于2025-08-25 09:27 热度: 作者: 观后感
《长安的荔枝》电影观后感
2025年7月27日,我怀着复杂的心情看完了《长安的荔枝》,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一棵鲜荔枝,从岭南到长安究竟有多难?从岭南到长安,一千八百里路程,真的有办法让荔枝色香味不变吗?”答案是肯定的,只不过这背后的代价大得惊人。
故事的主人公李善德,从小便立志前往长安。经过多年的刻苦努力,他终于考入进士,三十多岁时进入上林府工作,成为长安众多小人物中的一员。他的同事表面“友善”,上级看似“宽容”,家庭也和睦团圆,日子倒也过得幸福安稳。然而,命运的转折往往在不经意间降临。
那天早晨,上级告知他有客人已等候多时。当他见到那位客人时,不禁倒吸一口凉气——竟是内待鱼承恩。他不敢有丝毫冒犯,赶忙跪地叩首。鱼承恩宣称皇上有旨,要选派一位荔枝使,认为李善德颇为合适,让他将岭南的荔枝直运到长安,还承诺有赏。李善德听后,满心欢喜,毫不犹豫地签下了名字。从那一刻起,命运的齿轮开始悄然转动。
他以为运送的是荔枝煎,可实际上却是鲜荔枝。仅仅因为一句“岭南的荔枝比蜀地的好吃”,便让无数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多少人为此丢了性命,耗费了巨额钱财,多少家庭妻离子散,又有多少棵荔枝树被砍伐。那些费尽心血运来的荔枝,最终却躺在各种水果之间,无人问津。而所谓的赏赐,仅仅是一篮绿李。
李善德历经千辛万苦,克服了重重困难。“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仅仅描述了路途的遥远,而荔枝“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则香变,三日则味变”,运输的难度可想而知。为了将荔枝完好无损地运到长安,他想出了办法:沿途设置一百八十个驿站,再加上汨罗江的一条水路,每个驿站换人换马,这样只需十一天便能抵达长安。荔枝则连枝切下,撑个三五天后摘下用盐水泡后放入双层瓮,又能多保存五六天。可这看似简单的办法,实施起来谈何容易。
运荔枝这件事,不过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一个缩影。为了让贵妃吃到新鲜的荔枝,他们不惜动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却全然不顾底层百姓的死活。无数家庭因此家破人亡,而那些荔枝最终却无人问津,实在令人痛心疾首。
《长安的荔枝》不仅仅是一个运荔枝的故事,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古代黑暗的社会现实。同时,李善德在困难中勇敢奋斗、“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精神也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时,我们也应该像他一样,勇往直前,永不放弃。
返回观后感500字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
  • 上一篇:《捕风追影》电影观后感500字
  • 下一篇:捕风追影观后感500字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