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600字

《芳华》影评700字

发表于2017-12-26 09:22 热度: 作者: 观后感
《芳华》观后感

上小学的时候,学校里发的表格,还有“出身”一栏,我都是非常光荣地填上“贫农”。我这正经的“红五类”出身,八辈子贫农,成分是很高大上的。那时候不太懂出身的含义,每次都乐滋滋的填贫农。后来读初中时进了城,入学初还是填表格,我依然乐滋滋的填贫农,不经意间瞄了一眼同桌的表格,出身一栏里赫然是“干部”。我当时就迷惑了,难道这世上除了贫农还有别的出身吗,大家不应该都一样吗,“干部”是个啥?

那时候班里的同学分为两类,一大部分是区实验小学直升上来的,城里户口的,基本都是公务员子弟,家就住在学校对面的“市区家属院”,这些学生是走读的。另一部分,就是像我这样的,农村户口的,从下面几个乡的农村小学里考上来的,基本都是各个乡里的“尖子”了,家都是农村的,平时都住在学校的集体宿舍里,几十个人一间屋,大通铺。

当时不太懂,后来的种种差别,想来跟那栏“出身”都是有关系的。农村孩子经过几年寒窗(那确实是寒窗,农村的教室是夏暖冬凉的),也只有名类前茅的学生(我们村小学当年就考上我一个),才有机会跟城里小学的孩子在一个初中学习。

等到了中考,因为区里就这一所高中,也没别的选择,还有一部分同学去考了中专(那时候都称呼为“小中专”,很多农村户口的学生,家长是很愿意孩子能考上的,解决户口,毕业了分配工作,端上铁饭碗,在当时还是很有吸引力的)。高中建校时间也不太长,在市里还算不上“重点”,而且我所在的省份,历来就是高考的大省,录取率很低,因此过往几届的高考,能录取几个重点大学,已经是很不错了。基本上也就是学校的前几名才可能摸到985和211(当年还没有这种叫法,985习惯叫作“重点大学”),还有一些能考上省内的一些学校,大部分学生是根本就考不上大学的。

那年高考,算是运气好,考上了“重点大学”。上了大学跟班里同学一交流,同省的老乡,班里就一个,这还算多的,很多同学在班里是没有同省的老乡的。大学所在的省就不一样了,生源能占了三分之一左右。当年我是作为学校的第一名上的大学,这算我们高中当年成绩最高、录取结果也算最好的了。那时候清华北大,我们这样的学校和学生,是想都不敢想的。跟大学同学聊起来,很多来自“重点中学”的,人家都是重点大学考了一大批,清华北大录取的同学也不少,那口气听着仿佛是因为学习不太好才上了我们这大学的。农村孩子经过十几年苦读,总算是有了跟大城市孩子一起喝可乐的机会。(那时候不知道咖啡是啥,大学时偶尔打一杯可乐喝算很嘚瑟了。其实我是上了大学才第一次接触到可乐,第一次喝的时候,直接就吐了,这啥玩意,这么苦)

看了电影,想起当年的求学经历,一个人的出身究竟有多大影响,可能也没有定论。所谓英雄不问出处,何必纠结是不是“干部”。刘邦雄起于亭长,朱元璋从乞丐发迹,马云只考上了师范,刘强东也是农村娃。所以,那栏填的啥,已经不重要啦,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芳华。
返回观后感600字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
  • 上一篇:《至爱梵高星空之谜》观后感700字
  • 下一篇:美人鱼观后感700字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