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600字

《我不是药神》影评600字

发表于2018-07-10 09:00 热度: 作者: 观后感
《我不是药神》影评

憋闷了好久,前天终于看电影了。
和pp在一起后,每次去影院几乎都是他爱看的漫威,我都快忘了一部有现实意义的电影对人内心的冲击有多么巨大了。《我不是药神》留给我的余波,不亚于几年前的《亲爱的》。不得不说郝蕾是个好演员,平时消身匿迹,选择作品眼光独到,演技卓越,并且漂亮又性感。
《我不是药神》无疑是部诚意之作,优点很多:演员们演技过硬,主角的内心变化细腻自然,配角的形象立体,笑点和泪点自然不生硬等。但一个很明显的不足让我在电影结束几天后还是觉得非常可惜——对药企形象的处理。电影中其它人物的处理可以说都是有棱有角的,却唯独药企老板的形象是扁平化的。
他出场就承载了贫病交加的患者的愤怒斥责,带着墨镜冷冰冰的一句“我们的定价是完全合理的”无法换来任何观众的理解;而后几次出场,都始终像雕塑般的生硬、冷酷,影片中甚至特意安排警察局长怼了他几句来昭示他财大气粗却不得人心。我不知道是导演真的没有继续深入了解,还是受困于“穷则有理,为富不仁”的老观念所以不愿意正视药企在这件事中的身份。影片中,男主显然有过家暴行为,黄毛抢劫,郝蕾演的是个舞娘,但电影并没有批判他们,而是让观众看到他们的不堪,也看到他们人性的闪光点。深入挖掘一个角色而不急于批判,是成就一部好电影很重要的因素。但电影在刻画药企老板的时候,显然突然丧失了这种能力。莫不是导演觉得穷才有资格不堪,一旦富有,人就应该十全十美吗?
影片上映后解释缘何原研药价格高昂的文章很多。简单说,药物从研发到上市,要经过大量的前期探索以及一次又一次的临床试验,其付出的时间和经费都是惊人的。如果允许仿制药的存在,或者任意打压原研药的价格,导致药企无利可收,那么就不会有药企愿意数年时间、几亿资金从事新药物的研发,最终损害的是所有人的利益。影片中药企老板强调的“是我们公司研发的药物,而不是印度的仿制救了广大患者”是不争的事实。在承认原研药的贡献的基础上,如何合理定价,既保证药企的利益,又惠及尽可能多的患者,是一个政策上的难题。
影片的最后向人们传达了格列宁加入医保的喜讯。这当然是一个方法,约等于众筹为慢粒患者买药吃,但这也不是十全的办法。首先医保已然捉襟见肘,有限的医保要用于哪些疾病的救治,也算个政策上的难题。其次在实际操作上,药占比、医保定额等政策的存在,让医生很难开出昂贵的药物,想靠医保续命,怕是也很难落到实处。
说得再武断一点,穷和老弱病残一样,都是弱者特征。穷且病弱,放在物竞天择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里,是毫无疑问会被淘汰的,人们会理解这有利于整个种族的延续。但人类繁衍至今,或许因为强大而能够允许一定数量的弱者存在,我们区别于动物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对弱者的同情,对“弱者也有权力享受生命”的认可。但大量的难民能够拖垮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即使是人,对弱者的救助也显然是有限的。如何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地保证弱势群体的权利和尊严,是每个国家每个群体都无法避开的问题。所以穷人看不起病、吃不起药这件事,说到底不是弱势老百姓和无良药企、医院之间的矛盾,而是人类社会救助弱者的伦理问题和政策难题。这样的讨论,显然比影片立药企为靶子的虚晃一招更有意义。
返回观后感600字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
  • 上一篇:《香水》观后感700字
  • 下一篇:韩国电影《我爱你》观后感600字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