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影评--谁的世界更疼痛?
张雪迎
时间《狗十三》的豆瓣评分是8.7,给了我蛮大的期望。今天看完电影,又去看了一下评分,已经降至8.4。反倒让我松了一口气。这个评分,应该还会继续往下降。我并不是想说这部电影有多差,而是觉得它还达不到8分以上的水平。在我这,7分算是封顶了。
之前看到过多个影评,都在极力渲染残酷的青春,我感觉过头了。李玩的青春,远算不上残酷。她有着疼爱她的爷爷、奶奶、爸爸、姐姐,还有一个喜欢她陪伴她的男生。所谓的残酷,不过是父母离异、丢了条狗、然后英语竞赛发挥失常。如果强行把这算成残酷,恐怕会有很多人觉得这有点作。
单从剧本上看,这种残酷是肤浅了些。不过导演的手法还算老道,有几场戏,张力很足。我最不能接受的是聒噪的配乐,风格单一,而且太满、太吵闹。成长中的疼痛与妥协是每个人都会经历到的,所以这电影容易引起共鸣。但剧本的稚嫩,限制了电影对疼痛感的表达。导演的老道和剧本的稚嫩叠加在一起,让这部电影时不时会显现出一些撕裂感和矛盾感。前面一直慈祥的爷爷,突然大吼大叫,甚至是尴尬。
关于成长的疼痛与妥协,与其说是电影在表达给我们看,不如说是我们自己在电影里寻找自己当年的影子。中国式教育的核心,常是“听话”二字。我们为了变得听话,一次又一次地妥协,我们慢慢学会了放弃、学会了迎合、学会了原谅、学会了忍耐。我们的棱角被硬生生地磨平。我们忍痛削平自己的脚,去穿上现实这双鞋子,然后蹒跚前行。我们都试图在电影里寻找这些我们曾经有过的感受,然后为它潸然泪下,为它痛骂这狗日的青春。其实,们的青春真的这么残酷,这么可恨吗?也许,并不是。我们恨得不是青春,我们恨得是我们再也回不去了,我们再也找不回那个最初的自己!而这,恰恰是一种怀念,或者说是一场祭奠。
成人的世界更疼痛,还是成长得过程更疼痛,这很难说。李玩的爸爸轻松吗?你我现在的生活,轻松吗?其实,我们都是关在笼子里的鸟、养在缸里的鱼、栓着绳上的狗。宣扬鱼缸的奢华或者渲染枷锁的冰冷,其实没有本质区别。我们需要面对的,都是同一个世界。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有时候,生活的真相的确很残酷,但我们大可不必因此去痛恨这个世界。就象我们不能有因为有乌云,就去痛恨天空。因为,那里一直存在着,一轮能给我们温暖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