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观后感
作者:奋斗的小猪
整个悬疑设置很稳,但导演却无心讲一个悬疑的故事。各种一开始被认为是为悬疑设置的伏笔,到了后来才明白是导演更深层次的隐喻。一直没有出现的猫,四处寻找即将被烧毁的仓房,Ben的上层聚会和谈话,海美半裸的舞姿和离奇的失踪……这些符号既在现实层面推进故事情节,又在梦境层面传递导演的意识。生命的意义,阶层的矛盾,社会的崩塌,年轻一代的愤怒和迷茫,最后都随着宗秀的怒火在燃烧的塑料大棚里全部释放。
故事改编自村上春树的短篇《烧仓房》,没有看过原著,很难说导演是传递了原著的隐喻,还是在强化自己的意识。不过用悬疑的外壳表达对韩国社会阶层的深度思考,这像极了前年的另一部韩国电影《哭声》。两部电影都有结构完整的悬疑外壳,前者通过社会阶层的隐喻,后者通过宗教的种种元素,剖开韩国社会的结构。无论观众是否理解和认可这些隐喻,这样讲故事的方式都值得肯定,导演让意识流有了着力点,而不像毕赣那样悬在半空。
威廉福克纳在电影里被反复提及,为此我查阅了威廉福克纳的生平和作品介绍,有几点值得注意:首先,从传统到现代的激烈变迁是福克纳作品中反复表现的主题。他被批评为反现代,将工业化的后果描写为一种罪恶(俄康纳,1988)。帕里尼认为,福克纳的探讨集中在对传统生活的消亡、资本主义的冲击、阶级和种族问题、清教主义和战争问题(帕里尼,2007)。其次,意识流是福克纳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法。在福克纳的作品里,自由联想往往是不受时间限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常通过意识流串起来。除了意识的自然跳跃,潜意识的沉淀、积累、扩展也是福克纳艺术手法的表现内容,福克纳利用读者的视觉感知过程,在描写景物时常常不将焦点聚集在一个事物上(李常磊&王秀梅,2010)。第三,福克纳的小说大量使用象征和神话模式。福克纳在写作时有意的使故事的情节、结构、人物和一个传统宗教故事或神话相对应(李文俊,2010),而他使用神话原型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诠释传统(肖明翰,1997)。
不难看出,导演虽然基于村上春树的原著,电影实际是在向威廉福克纳致敬。甚至,导演已经把自己看做了福克纳的化身,大量使用隐喻和象征,通过海美的失踪,烧仓房的故事,投射出自己对传统到现代变迁的态度,表达对韩国社会阶层结构和矛盾的忧虑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