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家》观后感
电影里扮演冼星海的胡军老师是硬汉猛男派代表,却把漂泊异乡的落魄和不屈演得很具说服力,当然也因为这段历史本身无法不让人生畏。
故事发生在战乱世道,再顶天立地的男儿也无法独善其身,何况只是个小小的音乐家。
那年代,音乐是如假包换的奢侈品,剧院经费吃紧,乐团成员匮乏,普罗大众能欣赏到一出表演,已经是朝不保夕的日子里最大的享受。
同样在那年代,音乐才华却是不折不扣的廉价品,披星戴月呕心沥血的劳作,换来的也许只有手中的几片面包,汤中的两颗土豆。
人们不知道是分离先行而至,还是死神先来敲门,不知道亲人的信件多少个月后才能送达,不知道漫天的飞雪有没有停下的时刻。
连倾注感情都是一件过于残忍的事,因为不知道这份感情在分离时会带来多大的创痛,哪怕他听不到小女孩带着哭腔的质问:大人为什么要打仗?——还是会心如刀绞。
乱世是潮水,个人是扁舟,被漫无目地推向四面八方。冼星海祈祷着有一天,自己会被推回那个他一次次眺望过也一次次咫尺天涯的故乡。
当然,学过中学课本的我们都知道,他没能如愿。
但还记得那盟军军官说过:要保住音乐家的生命,因为战争是暂时的。多年后冼星海喃喃地补完了下半句:我相信音乐可以不朽。
也许人只有在随时准备赴死的心态里,才会爆发出天才的潜力,也许是向死而生的觉悟,帮助成就了那些战天斗地的作品。
于是,在风雪漏灌的阁楼里,在冻得发抖的指尖紧握的笔下,喷薄的才华化作一组组乐章,超越了速朽的战争,奔向了不朽的传世。
当《黄河大合唱》响彻云霄,当激昂的观众掌声雷动,冼星海的使命完成了,不论生死,他都战胜了那个折磨他良久的魔鬼。
音乐不会被战争摧毁,所以音乐家也是杀不死的,铁丝网无法阻隔他回家的路,当乐章奏响在华夏大地,他也乘着音符,带着思念,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