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乡》观后感
中国梦,是我们每天挂在嘴边的,一个看似不能再平常的词。可是,中国梦到底是什么?是我在国旗下慷慨激昂、畅谈祖国的演讲;还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我有些不解,转念又想,中国梦,与我这样的小娃娃有什么关系?
我的十一假期,乏善可陈,除了写作业大概就是上课上课上课。我曾戏虐地称自己:“别问我在哪,问就是在学习,如果不是,就是在学习的路上!”我从未想过,假期的一场电影,让我儿时的梦想重新燃起。《我和我的家乡》听起来土里土气的名字,让我提不起兴趣,妈妈却执意要看,她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祖国,正被一群英雄保护的很好,他们每个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筑起了中国梦。
影片的第三个小故事—《最后一课》,承包了我整场电影最多的泪点。支教老师范老师,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他10年前的支教经历就像一块支离破碎的拼图,慢慢地恢复,慢慢地占据他的全部。十年前,那条泥泞崎岖的小路,那个破旧不堪的房屋,漏着雨上课,为了给学生拿颜料,在路上摔了好几跤……这些,却是他终生最浓墨重彩的记忆。也正是在那里,他,教书育人,一路前行。那是他的青春,他就像一束光,给了孩子未来和希望。10年后,儿子为了给他圆梦,他又回到了那个村庄。眼前的景象却早已不同……平坦整洁的小路,光洁明亮的校舍,他的学生做到了,他们将家乡建设地更好,而范老师心中错乱的记忆,重新清晰了起来。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心怀大爱,在自己最好的年华,选择与乡村和孩子们相伴。
看着范老师,我不仅潸然泪下,我回忆起了小时候的梦想—当一名老师。直到那次去了四川的山区,我才知道,当今中国依然有许多许多贫困的地方,还是有好多小朋友上不起学,读不起书。她们只能在崇山峻岭中穿行,吃饭和穿衣都成问题。那时,我的梦想变成了去乡村当一名支教教师。在梦中,我一次次幻想,十年后的我去到了乡村支教,不顾家人反对,不畏前路艰辛。我在崎岖的山路上陪孩子玩泥巴,那时的我笑靥如花;我在繁星满天的深夜点着蜡烛批改作业,那时的我怅然叹息,梦想总是美好的。如今,一切的一切都建立在学业的基础上,想到这里,十一假期的作业和课程,根本不算什么,相比于我的梦想,他们微不足道,不过,只有做好一点一滴的他们,我的梦想才有可能实现。
电影散场了,2个半小时里的感动和欢笑都久久不能平息,这是一些普通人的平凡和伟大,这是他们创造出的奇迹,这是他们内心深处的梦想。而中国之所以富强,正是因为有他们这样的筑梦人,他们肯拼、肯搏,眼中有光、心中有理想。而正是这些梦想铸就了我们的中国梦。
我想,中国梦,就是每个人都实现自己的梦想,这就是中国梦。“国之盛世辉煌起,心之所付少年以。”中国梦是少年的星光,少年的梦想,更是少年的归属。国家强盛、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恰如星河一般流入少年的心中。这才是我们的归属,前路无止境,中国梦,任重而道远,而吾辈,当自强,从少年拼搏,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我想那时,中国之崛起,指日可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