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电影影评
2020年八月末,电影《八佰》在国内上映,不时便引发一阵评议热浪。《八佰》让刚经过疫情疲软期的影院在短短两天内收获十亿之高的票房,堪称业内“暖春”奇迹。而对影界来说,就《八佰》所代表下的大陆战争题材影视作品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电影改编自1937年上海淞沪会战,此战最后一役在四行仓库打响。以谢晋元为首的四百余名将士与装备精良的日军展开了残酷斗争。浅浅的苏州河将四行仓库和租界隔岸,战火连天的“地狱”与声色霓虹的“天堂”诡谲地相近相离。
国民政府将会战点选定在储备齐全的四行仓库,一方面是为了租界看到中国军人的顽强抵抗,争取布鲁塞尔会议上的国际援助,而另一面则是深谙人民“国事不关我事”的心理,鼓动人民加入战争的抗衡。然而苏州河南岸的租界就好像温床,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电车的呼曳声,小童清脆的贩报声交叠在一起为人们编织了和平的虚假幻境;北岸则充满了烟油炮火味,充斥着枪林弹雨,而地上是枯涸的人血,支离破碎的窗户碎片,堆砌如山的四肢残骸。
电影中围绕苏州河铺陈的撕裂感也就此拉扯开来,为观众牵出两条线。
从国人拿着望远镜高高远远地站着,隔岸观火抽大烟、男赌女娼,把战争当作游戏,声如墨蚊地抗议,嬉笑“泱泱大国,四亿子民,星点子唾沫就能没人家门“到赌场阔少爷愤懑地豁出命过桥支援电话线、教授忍不住恶气开枪上膛胡乱地冲日军射击、众民围绕在铁栅栏前伸出手接将士们回家,声嘶力竭地哭喊都表明鲜明强烈的民族意识的崛起。这正印证了谢晋元团座的那句,“靠我们区区这四百来人是扛不住的,得靠身后这四万万人来扛。”民众,会作为种子去叫醒更多的人。
家国破碎之际,五湖四海的军人“一腔热血复民国,誓扫倭奴出山河”,他们看上去总是没有退守地向前充分陷阵的,是不允许做逃兵图安逸的。但是“个个都是爹娘生的”“谁都有老婆孩子,谁都有家”,在硝烟弥漫、炮火四起的真实战场中,谁都想要寻一方庇荫所。《八佰》也真实地刻画了战争下的军人形象的成长。从最初人性自身的弱点展现——顾家畏死、临阵脱逃推三阻四地执行任务到身上捆着炮弹排着整齐的队列坠楼、不顾自身安危解救战友、如堡垒一样地保护国旗不受日军的摧残,完成了一个“舍身取义”的转折。这样便将角色有血有肉有情的一面展示给观众,达到情感共鸣的高潮。
此外,电影的拍摄有三处出彩之处:五湖四海的人口中不同的地方方言以及四行仓库中盖沙一样飘尘的画面、通过四行仓库中人们的眼睛为镜头切换点看这场战争的血腥和暴虐高度还原了战争的真实性,这也是剧情不仅不跳脱反倒能观众产生强烈共情的重要原因。同时,电影中的意象诸多如白马、赵子龙、戏子,一定程度上都对情节做了部分的“藏”,相对于直白地全盘托出,这样的画外音的点缀更具有留白回味意。
“驱我身赴沙场舍命夺,硝烟将尽余音萦绕,隔岸相顾,盼愿再无喧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