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观后感
打小我就看周星驰的电影,从小看到大,也不觉得厌烦。一方面可能确实是电影质量很高;另一方面,这与我本人的性格特质是分不开的,我喜欢熟悉的事物,因为这些能带给我足够的安全感和确定性,在这些场合,我才能放松,才能自然。
后来仔细思考,才发现不光是看电影,吃饭,玩游戏,等等都是,比如吃食物,我总是吃重复的菜,西红柿鸡蛋汤几乎从小吃到现在,天天吃也不觉得厌烦,似乎不太愿意尝试新的食物,偶尔尝到不错的新的美食,马上纳入自己的食谱中来。
功夫主角的心路历程
一个向往成为英雄的少年经历了欺骗,自尊的破碎,从此想做坏人。但似乎这个人物就像被诅咒了一样,骨子里就是好人,所以你看他杀人,放火,抢劫没有一项能做好,人很难绕过自我的本性,所以自然的这个人物开始分裂,开始怀疑自己。那么电影是怎样呈现的呢,再被四眼仔暴打之后,这种内心的情感涌到了顶点,就像是想再验证一下自己到底坏不坏一样,他拿着水果刀愤怒的打劫了冰淇淋车,看见哑女流泪的瞬间,从他的表情变化能看出他心软了,嘴上一直很凶狠,但眼神是骗不了人的,他就不是个坏人,不是做坏人的料,当哑女拿出那根棒棒糖,曾经的回忆重现,这里的回忆画面其实在电影中用了两次,第一次是背景介绍,第二次是情感烘托,恰到好处,他意识到眼前这个女孩就是曾经救过自己的人,这相当于直面痛苦了,我对你这么差,你居然还对我这么好,这不是侮辱坏人吗,又或者说他觉得现在的自己配不上别人的好,就像曾经一言不发甩开哑女一样,他再次拒绝这个世界的善意,强行维护自己已经空壳的坏人梦想,因为他感受过好人没好报,悲惨经历让他宁愿相信,那个想要维护世界和平的孩子已经死去,所以他拒绝接受自己的心软,抢劫结束后他开始打骂跟班,他为什么生气?不是抢劫成功成为坏人了吗?电影所设置的主角愤怒的桥段,其实就是对于感情纠结的一个巧妙的补充,完善整个人物的逻辑,正是因为做坏人成功了他才生气了,他恨自己只能欺负弱小,恨自己在一瞬间有了做好人的情感,而慢慢的这种分裂的情感转变成恨自己,为什么一直做不了坏人,恨自己为什么要欺负哑女,这里主角的愤怒非常立体表面上是叹息自己的一事无成,实际上心中的正邪两方分裂的人格已经打起来了,坏人人格的建立其实就是曾经见义勇为失败后的一种心理上的保护机制,他承受了如来神掌是假的,以及救人失败等现实,所以创造出一个新人格来保护自尊,但这层皮始终是虚伪的,当他打劫成功后,情感上的波动让他意识到了虚伪外衣的存在,所以他纠结,愤怒,开始迷茫,此时斧头帮的重用给了他一条明路,他心甘情愿的去做了,但此时的主角跟之前的已经有了悄然的变化,从删减片段可以看出,他面前站着一堆美女,脑海中浮现的却是阿芳的模样,为什么主角会临时倒戈对着火云邪神当头一棒,其实电影已经表明得很清楚了,就是包租婆说的自古正邪不两立,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句话老乞丐也说过,这才是真正的光明之路,包租婆的话让主角刺客的内心渐渐明朗,原来成为英雄是要入地狱才行,他曾经的见义勇为并非痛苦经历,而是成为英雄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