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窗》观后感 | 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
看了《迷魂记》再来看《后窗》对男主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带着那个迷糊警察的影子,总是怀疑他哈哈。
《后窗》讲了一个摔断腿的侦探在公寓里无聊每天通过窗户观察邻居的生活取乐,他的观看几乎上瘾,都不愿离开窗户上床睡觉。他凭借细致的观察和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了一起杀妻案。
电影很简单,一个屋子,一片窗户,一群丰富多彩的人们。这个影片向我们抛出了两个问题:邻里关系和偷窥。
一、观察与偷窥的距离
偷窥这个词看起来如此可怕,特别对于独居女性来说。《门锁》是这种焦虑放大的极端典型。对独居女性来说,外卖员、邻居、管道工等等生活必须要接触的人都成了潜在的威胁。为此,监控门锁、门口放男性鞋子、外卖房门口等等行为成了生存戒律。越是想保护自己,就越是要隐藏自己,就越是要把自己和外界隔离开来获得“无知”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的确实和自我防护意识,确实降低了女性受害的几率,却让我们失去了生活的一部分,对外界认识的不准确使受害者在偷窥者眼底的透明人,我在明处,危险在暗处。这是一种永恒的恐惧,偷窥就像是黑夜里的一双手,看到它之前,它可以在任何地方。
说到观察,生活需要观察。现在的我们总是太匆忙了,来不及去看眼前的事物,旁边经过的人,标榜“社恐”,希望获得没有交流的安宁。但这让生活缺了一个角,把自己隔离出去,很多受害者之所以被选择很大程度上来源与不被关注,与社会脱节。我们习惯于到互联网上浏览拒我们十万八千里的信息,却不愿为身边的矛盾驻足,偶然在网上看到了自己身边的事件,只会留下一句“吃瓜吃到自己家”,也许是时代在进步吧,人们都有了自己的思想;也可以说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在下降,感情在退化。
观察与偷窥的距离就在于是否局限于特定对象,是否怀有特定的目的。一个普通人会不会 成为坏人根源在于是否有实施的契机,我们都是坏蛋,只是看看有没有比我们弱小的人可以欺负一下。
二、村头情报组
“村头情报组”常常被用来形容村子里喜欢谈论别人的那些人。小时候,奶奶家门口有一棵大榆树,树下可以称为我们村情报交流中心。大家在农闲时候倒上一杯茶水可以坐很久很久。讨论的范围也很广,谁家夫妻吵架啦,谁家闺女找了个好对象,谁家媳妇跑了……
年轻人讨厌这些的原因是情报组不仅交流,更喜欢评价,喜欢带着老眼光评价。年轻人都有个性,自然讨厌这样无聊的压力。在农村有流传久远的民风,而城市里的人来自天南海北,大家好像少了一些话题,少了一些交流的契机,逐渐变成一个人的岛屿。
说到底,邻里之间有一些交际不可以直接评定是好还是坏,对于他人我们永远不能了解全貌,即使每天都能透过窗子观察到他的行踪、习性,总还是窥探不到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