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600字

电影长安三万里观后感600字

发表于2023-08-09 08:42 热度: 作者: 观后感
电影《长安三万里》观后感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题记

      今天,我和家人一同去看了最近热映的电影🎦《长安三万里》。从影院出来,内心无不激扬澎湃、气宇轩昂。

      故事以高适弃守云山城为开端,通过老年高适对李白的回忆,壮美的大唐盛景和高适、李白、杜甫等诗人们的深厚情谊缓缓出现在观众面前,最后画面一转,演出高适利用计谋巧妙夺回云山城的故事。

      李白,凭一首首诗,绘出了大半个盛唐景象。他乐观、洒脱、快活、不拘小节,著就了他烂漫梦幻的诗篇;他热爱自己的国家,想为大唐王朝出自己的一份力;但他傲慢、天真、不懂得政治上的你死我活,导致他的真心无处可寻。总结来讲——李白,李太白,他的大半生都与山水、道士为伍,因此他性格烂漫天真、不拘小节、快活洒脱,这都注定了他不可能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但却造就了他无疑是盛唐时期最伟大、最具影响力的大诗人。

      高适,电影🎦的另一个主角。他的一生相较于李白,就少了点传奇色彩。年少不爱读书,却练的一身好武艺,青年时期遇到了李白,两人一同去往长安,后勤学苦读,成为了一位有名的边塞诗人及将军。他的性格与李白不同,是沉稳、不爱说话、严谨的,这也使得他整个人显得较为耿直,但他的赤胆忠心,不亚于任何一个人,他渴望通过战场来报国,当然,最后他做到了。

      一座长安城,半部华夏史,那些年的长安诗人们觥筹交错,举杯共饮,胡姬们轻歌曼舞,婀娜多姿。最后李白游湖消失在朦胧的月色中,高适放弃驰骋沙场退居幕后,何尝不是一种解脱?不纠结不束缚,归于自然。一个朝代拥有怎样的文明,决定了这个时代的子民拥有的观念与气度。

      古诗词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长安三万里内,多少才子名满天下,多少壮士为国捐躯,多少人的梦想实现又破碎。更多的是默默无闻,在破城之时因为一只冷箭,一双马蹄就在历史的长河里消逝。但,那些诗句流传至今,代代相传脍炙人口。

       在影片中,还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著名诗人,如:王维、杜甫、张旭、贺知章、王昌龄、岑参等等,也出现了不少枭雄,如:郭子仪、哥舒翰等。但他们的结局,几乎都没能得到善终。安史之乱的爆发,让原本富丽堂皇的大唐从此一蹶不振,留下来的,只剩那长安的断壁残垣和一处萧条破败的黄鹤楼。

       长安,是每个诗人和将军心中最向往的地方,因为在那里,他们便可施展自己的报负。而那三万里,则是他们与心中的志向所相隔的距离。

      历史是遥远的,即使我们篡改历史,让安史之乱没能爆发,但大唐的命运,也不会因我们而改变。《长安三万里》所传达的,正是这些伟大灵魂的共鸣——他们在动荡的时代中仰望星空,追求卓越;他们在人生的风雨中倾吐心声留下闪光的诗句。正如李白所言:“朝辞长安,暮至长安,路漫漫其修远兮。”

      当年史书上光辉夺目的诗人,终究走向了各自的归途。他们仿佛沧海一粟,转瞬即逝,留下永垂不朽的诗篇。但只要诗在,长安就在,只要我们都还记得,他们便在。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The monkeys chitter on the banks, 

My little boat passes by ten thousand peaks.      
返回观后感600字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
  • 上一篇:《战太平》观后感600字
  • 下一篇:电影《不止不休》观后感700字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