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600字

《奥本海默》观后感700字

发表于2023-09-05 07:51 热度: 作者: 观后感
《奥本海默》观后感



自疫情以来,虽然我国院线引进的西方电影并无明显减少,但票房占比肉眼可见的持续式微。我想,和其缺乏题材和模式创新有很大关系。见识了国产工业化电影发展的中国观众不再一味追捧“美国大片”。在暑期档的结束,终于出现了一部现象级的西方大片——克里斯托弗·诺兰和他的《奥本海默》。


奥本海默 Oppenheimer (2023)

导演: 克里斯托弗·诺兰

编剧: 克里斯托弗·诺兰

主演: 基里安·墨菲 / 艾米莉·布朗特 / 马特·达蒙 / 小罗伯特·唐尼 / 弗洛伦丝·皮尤 / 更多...

类型: 剧情 / 传记 / 历史

官方网站: https://www.oppenheimermovie.com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英国

语言: 英语 / 德语 / 荷兰语 / 意大利语 / 意第绪语

上映日期: 2023-08-30(中国大陆) / 2023-07-20(中国香港) / 2023-07-11(巴黎首映) / 2023-07-21(美国)

片长: 180分钟

IMDb: tt15398776





对于才华横溢的诺兰导演,我其实更期待他再拍出出类似《盗梦空间》、《星际穿越》之类的纯科幻远传故事。写实的《敦刻尔克》虽然也因丰富的镜头语言和剪辑技巧引人入胜,我觉得仍不过瘾。本片同样是现实题材,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人物的传记。本片延续了诺兰导演在《记忆碎片》和《信条》的剪辑技巧,双向叙事交叉进行。正序部分是彩色画面,代表奥本海默的主观视角。反序部分均为黑白镜头,为时间线上后期才会出场的反派官员施特劳斯的视角活动。


罗伯特·奥本海默,美国犹太裔物理学家,“曼哈顿计划”首席科学家,被称为“原子弹之父”,在本片中由诺兰导演的“御用男主”基里安·墨菲饰演。对这位大师跌宕的人生、果断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丰富的情感生活,墨菲的刻画是传神和到位的。


一带而过的主人公青年时代——奥本海默在英国、德国和美国的求学、任职经历,除了展现他在学术上的进步,也体现了他和当时学术界工会和共产主义团体的复杂关系,为之后他的结局埋下伏笔。


马特·达蒙扮演的美国陆军工程兵军官莱斯利·格罗夫斯

曾负责监督建设五角大楼并指导曼哈顿计划


那是一个蓬勃向上的年代。当战争的号角吹响,马特·达蒙饰演的美国陆军中将格罗夫斯找到了奥本海默。像是最佳的项目经理和技术总监组合,动用了美国这个当时世界第一工业国的所有资源和最强大脑,抛弃理论纷争,团结一致向前。用3年的时间抢在纳粹之前完成了“人间太阳”——原子弹的研制。


前半部分的高潮——第一次原子弹爆炸实验采用了声画错位的手法。爆炸时,先是看见爆炸产生的刺眼眩光和熊熊巨火,同时抽离环境声和音乐,只能听见奥本海默的呼吸声,伴随着一句画外音、也是他曾念出的《薄伽梵歌》诗句——“世界的毁灭者”,观众才终于能听见爆炸的声响。通过刻意放大“光速”比“声速”快的间隔时间,加剧了这一时刻的紧张与刺激。


在核爆胜利用于结束战争之后的庆功会上,镜头中出现了现实人群和想象中受害者的叠加。先前狂欢大笑的女子转而痛哭,有人拥抱哭泣,有人呕吐。这两种声音象征着奥本海默精神上的迷惘,面对战争的胜利和日本普通民众在原子弹爆炸后遭遇的灾难,他不知该喜该悲。由此,才有了他对杜鲁门说的那句话:“我觉得我的双手沾满了鲜血。”



再之后,本片的冗长部分成了“院审”和“听证”。奥本海默的挚友哈康·谢瓦利埃是美共分子,被美国政府怀疑是苏联间谍。这使得已经功成名就后的奥本海默必须在听证会上回顾、解释他和谢瓦利埃的关系。小罗布特·唐尼饰演的原子能委员会主席施特劳斯,因为个人恩怨和私利对这位人类的英雄处处刁难,最终成功以“莫须有”的罪名吊销了奥本海默的安全许可证,调离了政府和军方岗位。这一错误的判决直到2022年才被平反。

“成就英雄”和“诋毁英雄”的双线穿插剪辑的确更能展现人物的全貌,但在体量上我还是希望能更多的看到英雄的阳光面。类似艾伦·图灵的传记电影《模仿游戏》,仅在最后突出一个悲剧结尾,我认为是更讨喜的处理。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倒是毫不怀疑对日使用两颗原子弹的正当性——它挽救了可能需要在日本本岛登陆作战中牺牲的数十万盟军将士的生命,它更挽救了更多被军国主义裹挟的普通日本民众的生命。人们因为有了毁灭整个世界的能力,在之后面对冲突和纷争也变得更加冷静。

感谢这位新时代的普罗米修斯——奥本海默和那一批大师。也感谢将火种带向中国的他们的后辈。
返回观后感600字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
  • 上一篇:《奥本海默》观后感600字
  • 下一篇:奥本海默观后感700字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