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观后感
实在是很喜欢清平乐这部电视剧,现在就像小学生一样,写上一篇看到目前为止的观后感吧。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就不考虑各种章法。
首先谈一谈我之前对于宋朝的看法。我对宋朝所有的印象都是来自于历史课本上面。在我的印象中,宋朝似乎是一个非常羸弱的国朝。整个中华大地分为三个国家,而宋朝似乎在与其他两个国家的交战中总是处于弱势状态。比如割地赔款等等。当时我自己的想法里认为宋朝的子民可能也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不说是易子而食这么残忍的事情,最起码是温饱问题是没有解决的。虽然经常说唐宋八大家,但是我从来没有将唐宋八大家里面的那个宋与历史课本上面那个割地赔款的宋朝相联系。
我学得是理科,但是在分科之前,我的历史成绩也还算是不错的,在七中可以说是中等水平的,换算到整个国家的同龄人,我觉得,我对于历史的看法应该也算是属于中等水平。那么既然我对于宋朝有这么大的误解,我想不说是一半,最起码1/5的我的同龄人应该是跟我有同样想法吧。
就是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看了《清平乐》,首先给导演和制片方点一个赞,各种宋朝的还原度非常高。在看了清平乐之后,我才发现,我对于宋朝的误解真的是非常之大。
宋朝由于赵匡胤的黄袍加身,所以对于武将的权利限制得极为严格。在这个基础上国家就将大量的精力放在了文治上面。在宋仁宗的这个国朝,出现了一大批在语文课本上面浓墨重彩的文人。晏殊、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李清照等等等等。何等的意气风发,何等的潇洒肆意。而且这么多人几乎都是在同一个朝代。我刚看电视剧的时候有点不可思议,觉得是编剧为了增加戏剧性,故意将这些人放在了同一个朝代。所以我还专门百度了一下,结果还真是,这么多的文人居然还真是同一个朝代。真是不可思议。
其中还有一个针对范仲淹的非常大的误解。在语文课本上面看到范仲淹经常埋怨自己生不逢时,埋怨国家不会重用他。可是看了电视剧才发现,宋朝对于范仲淹可以说是重用之极。无论是地方还是中枢、哪怕是武将,他都全部担任过要职。这样的人放在现在的社会里,基本就是国级干部。我居然以为范仲淹就是一个小官。真是有点可笑。
还有一个能人,韩琦。刚开始电视剧就对韩琦浓墨重彩地进行描写。甚至他出现的次数比范仲淹晏殊都要多。我就专门百度了一下历史上真正的韩琦,才发现,不算文学成就,韩琦确实是比晏殊和范仲淹要厉害很多。就一点,他就做得整个中国历史上都很少有人做到的。那就是真正的三朝元老。而且三朝还都做到了宰相的位置。
这个说起来很容易,但是仔细想一下,单单一朝做到宰相已经可以说是难度很大了,更别说是三朝了。放在现在社会上,就比如前段时间的阿里巴巴的天猫和淘宝总裁——蒋凡。1985年出生,就做到了天猫、淘宝、阿里妈妈总裁,可以说是风头无量,互联网的人都公认他就是阿里巴巴的太子,下一届的掌权人。结果呢?因为自己的一件私事,目前这个位置可以说是岌岌可危。一个企业的掌权人,都这么困难。更不要说是一个国朝的宰相了。
还有一个挺有意思的事情。韩琦在宋仁宗的时候做到了宰相,后来宋仁宗无子嗣,在韩琦的强烈建议下立了其他人的儿子为王(当然还是赵家的人)。结果在老年的时候这个人还是没有子嗣,结果还是在韩琦的强烈建议下,立了另外的人为王。我感觉,还是风水的问题。否则的话,这么几个赵家的人,在坐上了皇位之后,生下来的儿子基本都是早夭。不得不信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