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艳芳》观后感
电影的质感很好,总体就是一部记叙式的传记电影,但是女主角略稚嫩了一些,演早期的梅艳芳,感觉还行,但是到后期的梅艳芳,感觉不太够,气势太薄弱了,可能缺少生活阅历、缺少专业的演员经历都是原因吧,但是长相确实有几分相似的。
一、姐姐是她最亲密的人。
至少从电影里表现出来的,姐姐是梅艳芳最亲密的人,超过张国荣、超过所有男朋友、超过所有身边的朋友。
亲密的关系让人感觉温暖甜蜜,但也因为距离太近,容易有一些很难以为外人道的小性子,会扎到彼此。谈过恋爱的人都有体会。这些只有当事人能体会的事情一旦说给局外人听,怎么听都感觉无理取闹。
电影里,梅艳芳的所有脾气、任性、无理取闹都撒给了姐姐。她们报名的时候,她说不想弄报名那些复杂的流程,姐姐说“我来弄。”;姐姐后来决定结婚了,都是小心翼翼的告诉她,深怕她不高兴,为了照顾她的情绪,小心翼翼的把戒指摘下来放在钱包里,而没有戴在手上;以及后来她自己约姐姐去试婚纱,然后故意迟到,自己没理还发脾气;姐姐也不止一次的提到“从小我都让着你。”“哪一次不是你赢。”,这些看似不经意的话,其实背后都是姐姐的包容和爱。
而梅艳芳也深知姐姐对她的爱,所以她才敢跟她任性,使性子。这就是为什么有一次她喝醉在家里,所有人都找不到她,姐姐去家里看她,然后临走的时候还说“别告诉她我来过。”,因为姐姐知道她这样故意消失,就是为了让自己担心,这种小把戏在姐姐眼里看的透透的。
而当她在最无助的时候,她想到的也是姐姐。她在泰国避难的时候,给姐姐打电话说“我想你。”人在低处的时候更能认清自己的内心和身边的人,她知道姐姐是永远都会爱她的人。
总之,梅艳芳有这样的姐姐,是很幸运的。“不怕给对方添麻烦的”感情和信任,是比“我不想你为我担心”的感情更深厚的。因为后者或多或少是有距离感的,而前者没有。
二、关于友谊。
张国荣和梅艳芳的友谊,不仅在娱乐圈,在任何圈子里都算是神仙友情了。电影里我们看到,梅艳芳甚至在演唱会这种公开场合说张国荣“是我在娱乐圈里真正的、唯一的朋友”,这话得罪了多少人,张国荣立马帮她打圆场“不不不,你还有很多很多朋友”。梅艳芳不是情商低,她这样的表白非常的“大姐范”,代表她自己承受得起这句话可能带来的议论,也愿意为了张国荣这个好朋友去承受这些议论,她也根本不会去在意会去因为这句话而对她议论纷纷的那些所谓“朋友”,因为于她而言,她就是在陈述一个圈内人都知道的事实而已。
很多人的友谊在多年后都变得陌生,甚至变成微信里一个没有加备注就想不起来是谁的陌生人。可能是我们在慢慢分叉的人生路口中做了不同的选择,也可能是我们的步调不再一致,有的人走的太快了,所以就慢慢看不见彼此了。梅艳芳和张国荣一起从无人问津到事业巅峰,他们步调一致,在低谷的时候彼此安慰,巅峰时共享荣耀。
能拥有这样友谊的人,也都是幸运的。
三、关于这个社会的噪音。
梅艳芳从泰国避难回来之后,开始热心公益。而在采访的时候,记者问“是不是想通过公益的方式再回到大众视野。”,说她是希望靠公益博眼球。她当时感觉脸都气绿了,就差骂脏话了,最后忍住了。
这种感觉就像你的满腔热情和真挚,结果被猪拱了。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只诚实的做自己就够了,不用在意别人怎么说,然而人言可畏,那些乱七八糟的声音自有它的力量,让人心烦意乱。每个人真诚善意的人,或多或少在任何情境下,都遇到过类似的境况。
爱情可能是她生命中的一个遗憾,但是又如何,很多人爱情亲情友情一个都不曾拥有过,只是或糊里糊涂、或斤斤计较、或患得患失的苟活了一生。电影有140分钟,比很多电影时间都长了,但还是浓缩了很多,导演毕竟也不是本人,他看到的或许也只是他眼中的梅艳芳,在这个一代巨星的身后,那些真实的痛苦应该会比电影里粗糙得多。
电影质感是不错的,但是感觉整体太平了,虽然选择的都是梅艳芳的关键时期,但是这几个时期的转折和表现都有点平了。另外,女主角确实稚嫩了一些(不过也很漂亮了),只是不太撑得住梅艳芳这个角色。好几个重要场景都用了过去的真实影片剪进去的,一方面是致敬,一方面也确实女主角不太撑得住吧。
注:是观后感,不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