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裂鼓手 》观后感
这部电影,豆瓣评分高达8.7、入选豆瓣top250。很多人推荐说,这是一部高分励志的电影,但我看到的不是励志,而是霸凌、体罚、PUA,以及人性的自私和扭曲。
从导师的角度,没有循循善诱,没有技能上的指导,只有用粗鲁的语言,对学生进行霸凌和体罚。
其中有一段,他说那个胖男孩跑调,然后用极其有侮辱性的话语斥责那个学生,并让他离开。最后,他说其实跑调的是另外一个学生,但是并没有对另外这个学生有任何的处罚。对于那个胖男孩来说,他离开教室的那一刻,也许受到的深深地伤害。这样的阴影,可能会伴随他的一辈子,他也许一辈子都会生活在自卑中,也许一辈子都无法走出来,然而他却不知道,他并没有犯任何错误。导师的一句话可以让他人跌入万丈深渊。同时,这样的赏罚不明,对于其他的学生来说,他们也会感到困惑,我该怎么,做才能够继续留在这个乐队里。导师给所有的人留下的,只有恐惧,没有任何建设性的帮助。
又比如导师一次一次地抽男主角的耳光,这是妥妥的体罚,如果这样的体罚能够有效果的话,那么棍棒之下出孝子,就是真理。我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天,一个男同学顶撞了男老师,男老师直接把他揪就到教室前方,一顿打,一直打到的墙角。对于女同学受到的体罚会好一点,会让大家在操场上跑步,下雨天也要跑。现在看来,这样的体罚,在我的成长中没有任何的帮助,只有深深的恐惧和挥之不去的梦魇。
导师热衷于,让鼓手们互相PK,在核心成员和替补成员的身份上来回切换。可以说,这是引入了内部竞争机制,激发成员更大的斗志,但也可以说这就是一种PUA的技巧。职场中有很多的老板都热衷于使用这样的技巧,让手下的员工互相竞争,甚至互相拆台。这样老板才能高高在上、掌控全局。对员工来说,谁不希望能在一个相互包容,相互合作的环境中工作呢?这样的文化,小到对于一个团队,大到对一个组织来说,都是有毒的。
导师说到他的一个得意的学生去世了,他说他的学生死于车祸,掩盖了真实的原因,那个学生因长期焦虑而自杀了。那一刻,他的眼泪是真实的,但是从他后面的表现来看,他并没有因为对这个学生的苛刻而自责,更多的是难过来自于失去一个得意门生,失去了一个炫耀的资本。
从男主角的角度,我看到的不仅仅是努力,更多的是偏执和自私。
主动追求的女朋友,找了个理由说,我想要更好的追寻梦想,提出了分手,在梦想破灭后,又找到了前女友。男主角的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在这一件事情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当听到前女友说,我要和我的男朋友商量一下,我心里默默的说,干得漂亮。
参加比赛的那一天,他因为乘坐的大巴士车胎漏气,而晚到了。那么重要的比赛,他还是晚到了,没有什么理由,没有什么借口。就如同参加任何一场人生重要的考试,比如高考,没有什么理由,你必须把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情考虑进去。离开场只有11分钟的时候,他还没有拿到他的棒子,然后他去拿,出了车祸,带着伤上的场。当他走上场,让替补离开,自己坐上鼓手位置的时候,我想说,这是什么狗血剧情啊。这种带伤上场,在团队活动中,除了感动自我,就是影响团队的发挥,伤害整个集体。更不要说,他最后彻底失控,暴打导师。学校最后把他开除,这是他应得的。最后,他在爸爸的怂恿下,告发老师,两个巨婴,不从自己的角度反省,反而怪罪他人。
关于最后一段表演,有人说,这是导师的报复,也有人说这是导师对他的激励,还有人感动于他的涅槃重生。就我来看,一开始导师是想报复他,后来发现成就了更好的男主角,也成就了自己作为导师的梦想。而从男主角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表现,是破釜沉舟、退无可退,但也会伤害到整个团队的表现,影响其他成员给观众大佬们留下良好印象的机会。是勇气,也是自私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