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观后感
《悲惨世界》是我最喜欢的名著之一。很可惜,上译厂1978年译制,1981年出品的同名影片,我一直没有找到资源。我所看到的,是2012年的版本,严格来说是一部音乐剧。影片在氛围营造,演员的演唱情绪和感染力都很出色,海瑟薇饰演的芳汀对得起她的奥斯卡最佳女配,但大段独唱+面部特写跟音乐剧拼感染力显然是吃力不讨好。而且在我心中,《悲惨世界》绝对不仅仅是一个爱情故事。
《悲惨世界》的灵魂是冉阿让,这个被苛法毁了的汉子,但是,米里哀主教的信赖,让他在出狱后尝试另一种生活,冉阿让办实业,当市长,赈济一方,这是上天的成全而非考验,真正的考验是,一个叫商马狄的老实人,被当作弃保潜逃的冉阿让接受审判。要不要置之不理,既然厄运已经绕过他袭向那个人?况且,他自首就意味着任医院关闭,任工人被解雇,任饥寒卷土重来。
冉阿让还是信任了上帝,相信他走开之后,上帝不会对一切甩手不管。救一人即救全世界,重要的是不能眼看一个叫商马狄的人平白受苦。凡事先要看不下去,才好彼此救赎。
商马狄得救,冉阿让再越狱,因为他要实践对妓女芳汀的承诺,找到她女儿珂赛特并拉扯她长大。可是新的考验随之到来,珂赛特成年,爱上清苦激进的大学生马里尤斯,冉阿让知道自己又将孤单一人。这时,革命爆发,街垒筑起,马里尤斯负伤垂危,他给珂赛特的遗书也落到冉阿让手中,一切都可以沉埋……
冉阿让来到街垒,救出马里尤斯,促成他与珂赛特的姻缘,然后,向新郎官坦白了自己的苦役犯身世,然后远远走开,等待夜幕降临。他只是不知道,那位送他烛台的好主教,在天之灵对他是否满意?
主教确实是个圣人,他对贫富一视同仁,却也认定为穷人哀哭的时间总该更长些,因为他们的苦受了上千年,而富人的苦不过是从1789年开始……
作为冉阿让的敌人,沙威是严酷的法律的捍卫者,他的世界里没有仁爱,是被社会抛弃的受害者,是活在社会边缘的可怜之人。一方面,受法律毒害却不自知,另一方面又与仁爱无勾;一面为法律所压,一面又遭人憎恶。双重的压迫,让沙威成为《悲惨世界》里面的边缘人物。或许,连沙威都不知道自己对冉阿让的穷追猛捕,只是出于一种习惯,一种职业习惯和对法律愚忠的盲目信仰。警长沙威一生追踪冉阿让,最后落在冉阿让手里。可是人家放走了他。沙威终于也放走了冉阿让,他终身捍卫前一种人的利益,可在最后时刻,为了后一种人而自戕,跃入冰冷的塞纳河,还给自己带上了手铐。身后留下那么多人都来不及逮捕——行吟的穷诗人,被遗弃的女工,预谋起义的工人,他只能逮捕怀疑一切的自己。沙威是法律用以压迫人们的工具和侩子手。体制给他带来的优势,和长期的对下层的压迫中,剩余与公平渐渐掩盖了他的善良。但是,他心中还有善良,最后才被冉阿让感化。这个世界对他来说变得无法理解了。在法律和人性之间,他无从选择。选择离开这混乱的世界是他唯一的救赎方式——这也是《悲惨世界》最大的悲剧。沙威的死,其实也代表了,旧制度的灭亡。
老骗子德纳第是个阴沟里爬行的哲学家,因为洞悉人性而决意践踏生命,而他最神奇的灵魂展示,就是构思那些半文半白的求助信,对象都是他一时绑架不到也威胁不着的阔佬。但是,他也曾用狰狞的语气,说出生活的真相——“有钱的老爷,您竟敢这样叫我们,因为我们穷你就叫我们流氓,正月里你们吃得是芦笋和小豌豆,你们想知道天有多冷就看看寒暑表,而我们……我们的寒暑表是皮肤! ”
德纳第的大女儿爱潘妮也爱上了住在隔壁的马列尤斯。她扣押人家的情书,又还给人家。想想爱潘妮当年也是骄横霸道的店主女儿啊,曾经尽情欺负小珂塞特,可是无望的爱情让她变得谦卑,甚至善良。她不是为革命而死,只是为爱情而死,
习惯自称我们的,还有小加夫罗什,这个哼小调捡子弹的巴黎少年,从不当自己当外人,面对革命和巷战他早有准备,这样少年游的日子随一身枪响而沉寂,他爸爸德纳第是个逃兵,可他坦然死于街垒。
珂塞特和马列尤斯则是珠联璧合的一对,都那么完美纯净而又自私冷酷,幸福得旁若无人……
马里尤斯情愿在巷战中牺牲,可是上天偏偏要他幸存,要他终成眷属,然后面对冉阿让老人的坦白,真的非常残忍,一个发誓献身共和国的青年,变成了这样的丈夫,守护着这样的妻子。如果不是德纳第来告密,让马里尤斯明白冉阿让是救命恩人,马里尤斯会不会永远漠视他的存在?珂塞特,当年在寒冷水潭边,是谁帮你拎起水桶,是谁给你带来仙女般的娃娃?他要去离开你了,而你真的不用送出门口吗?
他安息了,他把他的爱和美德献给一个人,把这个人从悲惨的境遇中解脱出来。当这个人走进生活的时候……他死去了。正象白天消失夜晚来临一样。他一生最快乐的时光是什么时候,我不知道,我一直没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