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我》电影观后感
2024年年末,去看了电影《小小的我》。由于是晚饭后临时决定看电影,匆匆忙忙选了有人在朋友圈推荐的《小小的我》,所以,观影前,我连电影简介都来不及看。
这是前所未有的一次盲盒电影。
电影开场,出现演员扭曲抽动的肢体,于是我知道了,哦,这是讲述脑瘫患者故事的电影。
我开始担心,我怕它会拍得过于美好,拍成一部自强不息的励志片,或是一部守望相助的温情片。但在冒出这一担心的瞬间,我有点懊悔,为我的刻板印象和对制作团队的低估。
荧幕中浮现出电影的标题“小小的我”,标题写得很大,旁边有一句英文“big world”,这句英文写得很小,红色的。
“小小的我”应该是指影片中脑瘫患者刘春和的个人处境,力量小,在社会中更显渺小。那么“big world”呢?是指和个人相对的社会环境;也指刘春和的内心世界。
那么,“big world”怎么翻译?
一开始,为了和“小小的我”形成对应,我翻译为“大大的世界”,我似乎看到渺小、脆弱的个体在大大的世界中的困顿与挣扎。
而后,我想,能否把“big world”译为“浩大的世界”?
在常人眼中,脑瘫患者刘春和有很多的不可能、不可以,只有吃喝拉撒等物质和生理需求,但他也有与常人无异的性欲和情欲,也追求尊严,也想要一份工作,也读书写诗,也为不公之事发声。
在培训机构试讲时,他说:“其他诗人的诗句里也写到苔花,都是佳句,但他们的诗句里,苔花只是配角。只有在袁枚的诗里,苔花有了具象的人格。”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对《苔》的解读。镜头拉进,给了他足足几分钟的特写,其他的人物和声音被虚化——这个时刻,电影的镜头语言、袁枚的《苔》、刘春和的解读和内心世界,形成了巨大的呼应。
刘春和他那被躯体锁住的内心世界,也有他的主体性 ,如大海一般浩大,无边无际,汹涌澎湃,也暗流涌动。
后来,“big world”变成了“浩渺的世界”。
刘春和的世界,被蒙上了一层茫茫雾气,他人看到了他的世界,却没有拨开迷雾冲破迷雾走进去真正意义上地看见他的世界。
刘春和得到咖啡馆服务生的工作,他说是“得到尊严”。可是,被录用不是因为工作出色,而是因为“可以少交税”,可以作为宣传咖啡馆的公益慈善视频的素材……他听见店员的窃窃私语了吗?他的内心在想什么?是幻灭感吗?他这朵苔花,用力地“学牡丹开”,但也只是成了看似的“主角”。下一个情节是,刘春和一口一口吞下了在咖啡馆镜头下做的糖。
刘春和写对公交车司机歧视残障人士的投诉信,外婆说:“不会有结果的。”,他说:“写,就是结果。”我看到了他一次次失望之后依然有对抗的行动力,行动的本身就是意义。
刘春和在培训机构试讲,台下的小学生能完全听懂他对《苔》的解读吗?那么他的解读是讲给谁听的?是听他试讲的机构负责人,更是他自己。他在公交集团听证会上发言,一番自我剖析和宣言,他的表达会被听见、被重视吗?答案依然渺茫。可是,被失语的人,表达的本身就是意义。
大大的世界里,应该有小小的我一个小小的立足之地。
小小的我,浩大的内心世界应该被看见、被倾听、被正视。
小小的我,我体内的浩渺的世界,渴望如滚烫的岩浆一般喷出地表,如冰山一般浮出水面。我会用我的力量吹散迷雾,宣告“我存在”。
我们都是刘春和,我们都会直面刘春和。
那掌声表达了提前的宽宥,提前到你以残疾的身份准备发言但还未发言的时候。甚至是提前的防御,生怕你脆弱的心以没有掌声为由继续繁衍“他们不可能理解”式的怨恨。但这其实是提前的轻蔑——你真能超越残疾,和大家平等地对话吗?
——史铁生《病隙碎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