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800字

《毕业生》观后感900洗

发表于2025-01-21 10:04 热度: 作者: 观后感
《毕业生》观后感



注:为什么要表明年龄,因为现阶段的我第一次看这个电影以及网络上对它剧情的主观解说觉得很难过,第一次因为个电影沉重的无法入眠,当然也是因为我心中有莫名的执着,所以我需要输出来把思绪整理寄存在这里



没有截电影的图片,电影里是一个典型的中产家庭出身的大四毕业生,是在当时的新兴中产,父母并没有什么文化内涵,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使得这受教育的一代与他们的父母产生代沟,同时也对自己的未来感到压力,男主在家庭聚会中多次想表达自己对以后的迷茫但都被打断,长辈只在乎他优秀的成绩以及和他开一些玩笑,导演也很会利用镜头语言来给我们传递信息和营造一种无法诉说的氛围。



后面男主遇到了他从小认识到大的父母那一辈的阿姨,从小在父母呵护关爱和投射期待下,他并没有恋爱和性经验。



以下是我的个人观点:

罗宾森太太在长期与丈夫的分床相处下,后面我们也得知她的婚姻并不是在心理成熟的时候决定的,这也导致她不幸福的婚姻,随着年纪的增长她愈发渴求自由和表达,尤其是长期被压制的性,无论是自身还是这个社会对女性表达自我的打压。

于是她看上了同样被压抑的年轻的本,两人的需求在不为人知的关系下获得了满足。本的身边大人对他的期待,他对自己的期待,想让自己变成受欢迎的,有社会经验的,有能力的大人(嗯看得出来他在太太激发他内心渴望的时候真的不懂拒绝,有一定讨好的程度被她拿捏),罗宾森太太在社会地位的不被认可,在婚姻家庭中的被忽视以及自身需求在这段关系里也获得了慰籍 (真的很不明白为什么网上影评都说男主懵懂少年是被老阿姨“性诱惑”,觉得男主是受害者的形象,仿佛整段关系,整个开始都是罗宾森太太的错,而他因为“懵懂”而免去了责任,我觉得他很明白自己在做什么,他们都很迷茫,在小众中获得认同感,懵懂的前行着)

后面有一段将近十分钟的蒙太奇的镜头,将男主内心展现的淋漓尽致,交织在隐蔽的性,父母,自我尝试觉醒的三者转折中

后面依然是我的个人观点:

为什么罗宾森太太不想让自己和他是青梅竹马的女儿去约会,网上说是因为嫉妒和对本的爱,我觉得还有几个原因,首先是对她女儿的保护,她的这段关系是无法启齿的,她对自己内心都有着一定程度的混乱和不解,她把这种感受投射在她最爱的女儿身上,下意识的想让她远离这段关系,远离同样混乱的他。

她内心一定程度向往自由,在最初她说丈夫并不会很早回来,但是一会儿丈夫就到家了,这个谎言背后有着她想这段关系被发现的期望,这样她就可以离婚获得自由,或者是真实的自我可以展现在大家面前,而女儿的这段关系会让她感受到更压抑,因为她除了要隐瞒自己跟本有关系以外,还要和她女儿,她老公全都隐瞒,这样的未来会让她喘不过气。

她拒绝自己女儿的婚姻与她的婚姻那么大相径庭,在后面我们可以知道,她女儿在和一个自己并不是那么爱的人结婚,但她未婚夫在他朋友圈里评价是泡妞王,可见她并不熟悉真正的他。罗宾森太太更不知道,但是她只知道自己也是这样过来的,这也许并非有意,因为她自身也想逃离这段婚姻,但对于未知,以及让女儿和一个自己知道与已婚妇女发生关系的男人结婚她更加恐惧这个结果。

而她女儿和本是青梅竹马,自身含有一定情愫,以及其实她和本一直都在被身边人投射“你们会结婚”“你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进入潜意识,这也导致本在那之后大胆追爱,我觉得并不是他意识到这是他真爱,而是这是他在成长的雾中看得最清楚的一个选择,像抓住救命稻草那样去追求她,来获得一个确定性,一个安心,这后面也造就了广为人知的,抢婚成功两人坐上公交车导演没喊咔的42秒经典镜头

在最后那段,本在她的婚礼上呼唤她的名字,获得回应后两人奋力逃脱,有一句对话让我特别印象深刻,罗宾森太太对她女儿说:已经结束了,什么都晚了,她女儿说:这一切都还没有结束,然后逃了出去

这是我在这段电影里最喜欢的一部分,女儿打破了母亲的轮回,她至少没有选择嫁给她一个什么都不懂的男人,然后继续在被压抑的自我中度过接下来的一生,就像她的那句,这都还没有结束

返回观后感800字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
  • 上一篇: 《小小的我》观后感800字
  • 下一篇: 《好东西》观后感800字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