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不笨2》观后感
牺牲一个中午休息时间,抱着手机看《小孩不笨2》,看着看着就内疚了,笑着笑着就大哭了。
影片,犹如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里普遍存在的问题,让我看清楚的看到了“妈妈”和“老师”这两身份中的我,我深受触动,感慨万千。
学谦和杰利兄弟,生活在物质优越的家庭,父母却因忙碌的工作,缺失了对他们的陪伴与关爱。学谦满心欢喜地修好爸爸落在家里的电脑,得到的不是表扬,而是一顿劈头盖脸的责骂,爸爸认定是他玩坏了电脑又逃课;杰利为了让父母去观看自己学校的演出,听到爸爸陪客户一小时能赚五百元后,便努力攒钱,甚至不惜偷钱去“买”爸爸的一小时,却被父母误解、训斥。
成才,生活在单亲家庭,爸爸从小在暴力下长大,没有感受到爱,导致他不会爱自己的孩子。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跟校长说的那些话,让我泪流满面,体会到了一个不会爱不懂如何表达爱的父母,内心却深沈爱着孩子。店老板,对自己考了64分的女儿说“宝贝真棒,幸好给你请了补习老师,才会有进步,相信你会越来越好的。”对老公的赞美也不惜吝啬。她问成才爸爸,“你有多久没赞美过儿子了”,“二岁的时候”。我的内心震撼了,我有多久没打心底里欣赏过孩子了?眼里只有孩子越来越低的分数,越来越差的状态,却没有透过现象看到问题背后的自己。成才爸爸学着老板娘的样子,表扬自己的儿子,遭到了儿子的反感,好好的氛围却被破坏。像极了很多时候的我。因为我不会表达爱,只会用苛责的方式来教育女儿,导致母子关系紧张,在青春期的路上离我越来越远。
原来,孩子们对父母的认可和鼓励是如此渴望,而父母不经意间的忽视与否定,可能会在孩子心中种下自卑与失落的种子。
在学校教育方面,影片中老师把成绩差、不听话的学生称作“烂苹果”,这种简单粗暴的评价方式,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不足,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用耐心和爱心去引导他们,而不是轻易地给他们贴上负面标签。就像电影里说的:“烂苹果削去烂的部分,剩下好的还可以吃,全部丢掉就没有了。”每个孩子都有被教育、被改变的可能,我们不能因为他们一时的错误或不足,就放弃他们。
反思自己,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似乎都过于注重成绩和结果,而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健康。总是希望孩子按照我们设定的轨道前行,却很少去倾听他们的想法和心声。其实,每个孩子内心都住着一个好孩子和一个坏孩子,关键在于家长和老师如何去唤醒他们心中的好孩子。一句真诚的赞美、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耐心的倾听,都可能成为点亮孩子心中那盏灯的火种。
看完这部电影,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沟通与陪伴。作为妈妈,我要学会放慢脚步,多花时间陪伴女儿,了解她的兴趣爱好,关注她的喜怒哀乐,用爱去温暖她的心灵;作为老师,我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差异,发现他们的优点和潜力,用赏识教育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天下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从这部电影中汲取力量,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共同为孩子创造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让花成花,让树成树。”“他喜欢打架,就让他打进世界。”“垃圾放在合适的环境,它能成为资源,资源放在恶劣的环境它会成为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