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日照好人》观后感
——开着农用三轮去救援
文/朱平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突如其来,无数生命在瞬间陷入绝境。然而,黑暗中总有光明在闪耀,电影《日照好人》便将镜头聚焦在了这样一群平凡而伟大的人身上——日照十位农民组成的救援队。
地震发生后,山东日照莒县的十位农民在刘中明的提议下,毅然决定前往汶川救灾。他们没有专业的救援设备,没有足够的资金,只有一辆农用三轮车和一些简单的救援工具,以及每人500元凑起来的救援资金和乡亲们捐献的几十箱方便面。他们带着这些有限的资源,踏上了前往汶川的艰难旅程。一路上,三轮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前行,他们自己吃着自带的煎饼和大葱,却把有限的救援食品留给灾区人民。当遇到道路不通时,他们毫不退缩,想尽办法克服困难,最终历经4天4夜,跨越3000多公里,抵达了汶川灾区。
到达灾区后,他们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刻投入到紧张的救援工作中。他们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搭帐篷、搬运物资、清理废墟,脏活累活抢着干。他们没有专业的救援技能,但他们有一颗炽热的心,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着人间大爱。他们的举动感动了无数人,被网友们誉为 “史上最牛救援队”。而他们所驾驶的那辆三轮车,也因其背后承载的这段感人故事,被收藏在 5·12 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中,成为国家一级文物。
这部电影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对 “好人” 二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十位农民兄弟,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他们只是用最平凡的方式,做着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他们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英雄,也没有想过自己的行为会被世人铭记,他们只是在看到灾区人民的苦难时,内心深处的善良被激发,让他们毫不犹豫地踏上了救援之路。这种朴素的善良,这种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勇气,正是我们这个社会最宝贵的财富。
他们的行为也让我看到了团结的力量。在前往汶川的路上,他们得到了许多陌生人的帮助,这些陌生人被他们的义举所感动,纷纷伸出援手,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而在灾区,他们又与当地的救援人员和志愿者们并肩作战,共同为灾区人民的救援和重建工作贡献力量。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支持,让我们看到了在灾难面前,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力量。
同时,这部电影也让我对生命有了更多的敬畏。地震无情,瞬间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让无数的家庭支离破碎。那些在废墟中挣扎求生的人们,那些失去亲人后悲痛欲绝的人们,他们的遭遇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脆弱。然而,正是这些农民兄弟的救援行动,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坚韧和希望。他们在灾难面前不放弃任何一个生命,用双手为灾区人民带来生的希望,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
十年后,当救援队员刘中停、刘守桂重返汶川震区时,看到被珍藏的 “老伙计” 三轮车,看到灾区崭新的生活面貌,他们感慨万千。而我们,也通过这部电影,看到了汶川从灾难到重生的历程,看到了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不屈不挠、重建家园的决心和勇气。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许我们无法像这十位农民兄弟一样做出如此伟大的壮举,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我们的善良和爱心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当我们看到有人摔倒时,伸出手扶他一把;当我们看到有人遇到困难时,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当我们看到有人需要温暖时,给予他一个微笑、一句问候。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也许就能在别人的心中点燃希望的火花,也许就能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让我们铭记那些在汶川抗震救灾中涌现出来的 “好人”,铭记他们的善良、勇敢和无私奉献。让我们以他们为榜样,在自己的生活中践行 “好人” 的精神,让这种精神在我们的社会中传承和发扬光大。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付出一点爱,我们的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