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800字

《浪浪人生》观后感800字

发表于2025-10-03 09:20 热度: 作者: 观后感
别怕浪,出海才是答案

——电影《浪浪人生》观后感

泾川县第三小学 位丽霞

国庆长假第一天,便迎来了淅淅沥沥的秋雨。看着蜗居在家的孩子情绪低落,放假的激动与兴奋锐减。我们决定一起去看电影《浪浪人生》,借助黄渤独有的喜剧风格缓解一下上学与上班时的紧张和忙碌。

观看完毕才发现,《浪浪人生》不是一部纯粹的喜剧,而是鸡飞狗跳的日常生活,其中蕴含着诸多生活哲理。尤其是黄荣发那句“不要因为怕浪,而不出海”,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整部电影最核心的精神内核。《浪浪人生》不是简单的家庭困境故事,而是借黄家一家人的“出海”之旅,告诉我们:生活的浪从未停过,怕浪的人只会困在原地,敢出海的人,才能在起起伏伏中找到前行的方向。

黄家的每一个人,都曾站在“怕浪”的岸边犹豫。怕创业再失败、怕拖累家人,黄荣发把梦想藏在玩笑里;怕被父亲的“不靠谱”影响、怕自己的文字不被认可,狗达用叛逆裹住对世界的期待;怕加油站撑不下去、怕全家散伙,陈梨珍用坚硬伪装内心的不安;怕再遇渣男、怕被人嘲笑家境,娇娇的感情里藏着自卑。那些“怕”都真实得戳心,如同我们每个人面对生活时的退缩,怕失业、怕失败、怕被否定,于是宁愿守着安稳的岸边,也不敢迈出“出海”的第一步。

电影最动人的,正是他们“明知有浪,偏要出海”的勇气。黄荣发拖着病体,也要帮儿子投出小说稿,这是他对“创业梦”的另一种延续,不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给家人“敢于尝试”的底气;狗达从偷偷代写情书,到主动把小说递给出版社,他终于不怕“被拒绝”,正是父亲那句“抛硬币的勇气比结果重要”点醒了他。出海的意义从不是一定要抵达彼岸,而是敢于和风浪较量;陈梨珍守着加油站连轴转,哪怕被追债的人威胁,也从未想过放弃,她的“出海”是守着家这方小天地,却活出了比大海更辽阔的坚韧;就连阿太,用假“燃烧弹”给孙女撑腰,看似荒唐,却是老人用自己的方式“出海”,她或许挡不住风浪,却要让家人知道,遇到困难,我们一起面对。

“出海”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黄家最打动人的,不是某个人的逆袭,而是一家人拧在一起“抗浪”的默契。为了凑医药费,母亲守着加油站、儿子写情书、女儿加班、阿太摆摊,每个人都划着自己的“桨”,却朝着同一个方向;龙舟赛上,他们或许划得不算快,却没人放弃,狗达喊着号子,黄荣发拼尽全力,陈梨珍在岸边加油,那一刻,家就成了最稳的那条“船”。原来“出海”的勇气,从不是凭空来的,是家人的支撑,让你敢直面浪的汹涌;是彼此的牵挂,让你在快被浪打翻时,还能紧握船桨。

直到结尾,加油站依旧没让黄家暴富,狗达的小说也没立刻大卖,可他们都不再是当初那个“怕浪”的人。黄荣发笑着看家人,陈梨珍眼里有了柔和的光,狗达眼神里满是坚定,他们或许还在浪里起伏,却已经学会了和浪共处。这才是生活最真实的样子:没有永远平静的海,也没有不会停的浪,怕浪的人永远只能站在岸边彷徨,敢出海的人,才能在一次次与浪的周旋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不要因为怕浪,而不出海。”这句话戳中我的,不是要我们鲁莽地对抗生活,而是要我们接纳“浪”的存在,接纳生活的不完美,接纳失败的可能,接纳自己的脆弱。更重要的是,别让这些“怕”困住自己,因为只有迈出“出海” 的第一步,你才会发现:身边有家人陪着,手里有能握紧的桨,再大的浪,也能闯过去。就像黄家那样,哪怕浪还在,可他们已经在海里了,这就够了。

返回观后感800字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
  • 上一篇: 电影《731》观后感800字
  • 下一篇:《震耳欲聋》观后感850字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