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观后感怎么写?写作指导+金句素材,值得收藏!
今晚(9月1日)8点,由中宣部、教育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的2023年《开学第一课》将如约与全国大中小学师生见面,想必一定会激发出很多蓬勃的激情和感想。很多学校还布置了作业,请孩子们写《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那么,如何把这堂举国瞩目的开学第一课学好,写好开学的第一份作业?前沿君为师生准备了《开学第一课》写作方法指导+金句素材,一起来看看吧!
No.1
写作指导
何为观后感?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电影、电视连续剧,或一个电视节目,如《开学第一课》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文章。观后感基本上属于议论文范畴,但写法上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它必须在实际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
观后感的表达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可以是受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观看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一篇好的观后感要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
如何写好观后感?
散文家、学者、新闻理论家梁衡先生概括出了“文章五诀”,即形、事、情、理、典五个要素,正好对应文章中不可少的景物、事件、情感、道理、典故。
观后感的写法可以自由灵活。
表达方式可以采用夹杂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但一般情况,离不开以下几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事件+情感+总体感受
第二部分:简要概括节目主要内容
第三部分:选取你印象最深刻的内容进行描写或议论
第四部分:升华主题 + 扣题
从格式上来说,观后感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段:
第一段:把作品中的主要内容加以概括,如《开学第一课》讲了什么,想表达什么。
第二段:选择一个比较重要的点,也可以是自己认为重要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加以表达,我觉得哪些比较好,我有什么样的看法。
第三段:联系实际生活,把影视里的内容和生活中的结合起来,抒发一下真情实感,生活中怎么样,我觉得应该怎么样,我学到了什么。
做到以上几点,这篇观后感基本就能写出来了。当然不一定非要“三段式”。中间可以自己再分段,详略得当就好。但是文章结构层次一定要鲜明,观和感结合,重点在“感”上。
“感”要联系社会实际,努力把自己的感写深写透。
其次一定要知道:观是写的基础。只有看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观看才能找到观和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
最后,一篇好的观后感一定要写出独特的或新鲜的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No.2
金句素材
1. 成功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适用主题:乐于奉献,淡泊名利
运用示范:为了研制原子弹,邓稼先来到大漠深处,隐姓埋名工作了几十年。他秉持着“成功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理念,甘于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这样的人,是大国工匠,也是民族脊梁,令人高山景行,佩服之至。
2. 现在吃的苦,是你通向未来的路。
适用主题:磨砺(磨难),吃苦
运用示范:古人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所以,不要畏惧困难,要相信,现在吃的苦,是你通向未来的路。对此,诗人泰戈尔也有言:“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
3. 鸟要紧的是翅膀,人要紧的是理想。
适用主题:理想(梦想)
运用示范:一个人活在世上,什么都可以没有,但不能没有理想。“鸟要紧的是翅膀,人要紧的是理想。”理想,是人生的太阳,可以发光,点亮前方;还可以发热,给人温暖和力量。愿你能带着理想奔赴远方,向着星辰大海的征途不断进发。
4. 愿将此生长报国,俯首甘为拓荒牛。(彭士禄)
适用主题:爱国(报国)
运用示范:彭士禄曾说,自己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一是造核潜艇,二是建核电站。这两件事,每一件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都是在为百姓谋福祉、为民族谋复兴。他以“愿将此生长报国,俯首甘为拓荒牛”为信念,成为了眼中有火、心中有光的大写的人!
5. 坚其志,苦其心,勤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曾国藩)
适用主题:成功之道
运用示范:人人都渴望成功,但不是人人都能成功。真正的成功之道,用曾国藩的话说,是“坚其志,苦其心,勤其力”。如此,事无大小,必有所处。然而,世上之人千千万万,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并不多见,或许,这就是不少人一辈子碌碌无为的原因吧!
6. 百色的大山,你是最美的朝霞,脱贫的战场,你是醒目的黄花。
适用主题:无私奉献,青年与时代
运用示范:从北师大毕业后,黄文秀没有留在大城市,而是回到了家乡,奋战在脱贫第一线。她带领村民种水果,做电商,让村民收入大增,实现了脱贫的梦想。她用自己的青春热血,浇灌了脚下的土地。对此,《开学第一课》曾这样评价她:“百色的大山,你是最美的朝霞;脱贫的战场,你是醒目的黄花。”
No.3
观看提醒
2023年《开学第一课》将于9月1日(星期五)晚8点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并在央视新闻、央视频、学习强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等新媒体平台同步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