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赋》观后感剧评
《大秦赋》上线了。
作为剧主几年来第一次正儿八经看的国产历史剧,我对《大秦赋》的态度是期待的。
战国末年,七雄争霸,合纵连横,权谋宫斗,刀光剑影…
想想就让人激动,不是吗?
更不要说,这段故事从赵国开始,讲到秦始皇登基。
别的不提,作为《寻秦记》的老粉,看这个题材总是会戴着滤镜的。
再看评分,一出来就是8.9,神作的节奏。
剧主怀着崇敬的心情,刷完了前两集。
最直观的反应是:就这?
开局邯郸之战,秦国VS三国联军,局势混乱,故事也跟着混乱。
考虑到历史背景本来就十分复杂,前期混乱是可以理解的,剧主决定给剧组一点耐心,继续看了下去。
刷完了第9集,剧主终于能给出个靠谱的评价,那就是:
就这?
再看看满屏的好评,剧主陷入了深思。
01
《大秦赋》的故事从时间线上看,是从嬴政小时候开始的。
此时故事的主角还不是他,而是嬴异人和盟友吕不韦。
嬴异人何许人也?
他原本是秦国太子诸多儿子中不起眼的一个,作为人质被送去了赵国。
在赵国,商人吕不韦愣是看上了他,投入大量资源为嬴异人铺路,用钱换流量,在各大诸侯眼前刷脸,把他捧成了当红鲜肉。
邯郸之战,秦国打到赵国家门口,赵国一怒之下准备杀掉人质。
这时,又是吕不韦挺身而出,带着嬴异人逃回了秦国。
只是这个过程过于仓促,把嬴异人的老婆孩子丢下了。
这个被丢下的孩子名叫嬴政,aka 秦始皇。
嬴异人是个有情有义的汉子,但此时此刻不得不做了许多违背本性的事。
比如,他一回到秦国,就认了来自楚国的华阳夫人为母,并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子楚”。
华阳夫人是太子的正室,这一认,他就成了太子的嫡子。
子楚回来没几年,他的爷爷去世了,他的父亲成为王,自己成为太子。
他的父亲正式继位才三天,又突然暴毙,他直接继位为王。
随着他上台的,还有一路相濡以沫的吕不韦。
然而,继位不到三年,子楚自己也去世了,这时太子嬴政才13岁。
于是,吕不韦权倾朝野。
你说嬴政是主角?
剧主怎么看,都是吕不韦拿了男主的剧本。
02
《大秦》系列拍到现在,别的不说,服化道一直深受好评。
考究的细节,包括服装,妆容,建筑,礼节等,一方面让观看体验更加饱满,更有质感,一方面可以让观众对古代人生活的面貌有更靠谱的了解。
但是,仅仅在这个层面用心,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服化道的精致,并不能帮助你讲好故事。
《大秦赋》的故事讲好了吗?
剧主可以负责地告诉你:没有。
甚至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不讲究的电视剧。
正是这种不讲究,让剧主看了两集都不入戏,无法和角色同悲喜共欢笑。
我们随便举几个例子。
前两集的攻城场面一直被观众和影评人们津津乐道,从视觉上来说,剧主也认为这达到了国产影视的巅峰,比很多电影的画面都要宏大和精致。
但精致的只是特效而已。
《大秦赋》的战争场面调度严重失当,硬伤太多,不合逻辑的场面比比皆是。
比如邯郸之战时,秦军兵临城下,发动了投石机,巨石不断飞进城内造成赵军伤亡。
这时有持盾的士兵站在将军面前抵挡,将军居然是这个反应:
这种置生死于度外,抢先送人头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
敌人在城下开投石机,城头的敌人纷纷拔剑迎敌…
敌军还有这么远,你迎了个寂寞?比起拔剑,你不如空出右手一起持盾,存活率还高点。
群演的不走心也都写在了脸上,比如下面这位倒下的小哥,整排就他一个人啥也没中,就他一个人倒了…
类似的槽点在战斗场面中比比皆是,稍微认真一点就能看出各种不合理的地方,剧主实在不知道这要怎么吹爆?
再举个让剧主印象深刻的例子。
嬴异人和吕不韦终于来到了秦兵阵营,这时追杀的部队冲了上来,两人被保护在阵型中央。
敌方的箭“嗖嗖”地射,嬴异人在阵中却是这样的:
全军低着头保护你,就你站得直!
我要是敌方主将,管你是不是目标,先一箭解决了这个出头鸟!
这边厢嬴异人高调亮相,那边厢吕不韦更是表忠心的姿势更是奇特:
秦国公子:我TM谢谢你啊!
这是生怕对方找不到目标?
在剧主看来,像这样的地方,才是真正应该重视的细节。
《大秦赋》的战争场面在第一集占据了很大的篇幅,但在叙事上不仅意义不大,还制造了如此多的槽点。
剧主觉得这特效钱至少白烧了一半。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问题并不仅仅存在于战争场面,《大秦赋》在剧本和叙事层面的表现整体都相当薄弱,处处令人感到别扭。
03
如果这种细节上的粗糙你觉得没什么,那么下面这个情节足以说明编剧有多糊弄。
嬴异人逃走了,妻儿都被赵国关押,狱卒不知为何吃饱了撑的非要虐待还是幼童的嬴政,把孩子活活淹死。
这时赵国平原君为了留下和嬴异人周旋的筹码,赶到牢狱来接人,却已经来不及了。
发现嬴政已死之后,平原君居然掉!头!就!走!
剧主一口老血喷在屏幕上。
是,嬴异人儿子没了,但老婆不是还在吗?你好歹带走一个啊!
搞笑的是,一直被关在牢里的夫人这时也没被人再关回去,狱卒就看着她一个人在大牢门前发呆。
再后来,他们的保镖申越赶到,号了号脉发现嬴政原来没死,拍了几掌又活过来了!
然后他们就抱着孩子走了…走了…了…
剧主这时大脑几乎宕机,心想他们就是靠这个办法脱离了赵国的掌控?
结果接下来的故事一转,母子俩依然在平原君的控制之下,嬴政慢慢长大了。
所以这个情节到底是讲了个什么东西?
牢头为什么要针对嬴政?没说。
平原君这半途而废的做法,剧主已经懒得吐槽了。
狱卒们吃干饭吃到消化不良了,不提。
夫人和保镖折腾这么半天,还是过上了人质的生活,WTF?
第五集开始,这种脑残情节的数量变少了,但故事的质量并没有提高。
恕我直言,这帮在战国末年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政治家军事家们,玩起心机来都是过家家水平。
别的不说,哪怕是《知否》里盛家大娘子这种冤大头穿越过来,目测也能统一六国。
《大秦赋》的情节之干瘪,人物之单薄,如果剥离特效和服化道的包装,你会发现还不如一部中等水平的宫斗剧。
剧主拿《知否》来对比,其实有点欺负人了。
《知否》的故事,从格局上来说是远比《大秦赋》小,但实际展现出的气魄要远超后者。
在《知否》里,随便拿出一个有名有姓的人物,观众立刻就能联想到这个人的性格,智力,社会地位,在当前局势中所处的位置,会有什么样的感受等等。
朝廷大事,贵族间的关系,不同阶级的角色之间互相有着什么样的矛盾和利益立场,错综复杂却又脉络分明。单从信息量上来说,比《大秦赋》的故事要复杂得多,而且结构是立体的。
在剧集后期,我们随着盛明兰躲在自家后院,耳中却能听到顾廷烨在前线的金戈铁马之声。
这就是编剧的实力。
如果说《知否》的编剧是大师级水准,那《大秦赋》撑死也就是个学徒。
面对这样的一部作品,还有海潮般来袭的好评,剧主突然想起了曾经第10放映室对电影《变形金刚3》的评价:
当观众看着巨大的荧幕上,巨大的钢铁机器人翻滚着扭打在一起时,那种巨大的快感,足以值回昂贵的票价。
我想,当观众看着手机屏幕上,两军对垒,巨矢漫天,考究的服装和建筑不停在镜头前晃来晃去的时候,也会觉得自己的会员没有白充吧。